标签:
美食法国馅料元宵糯米粉胡萝卜 |
分类: 中国风 |
后天是元宵节,鉴于我明天一天的课,就今天下午在家折腾汤圆,冻在冰库里等着后天吃~
晚上做好,也不想什么背景、灯光了,将就着在杂乱在案板上拍了两张。突然意识到自打有博客之后,做菜拍照似乎成了一种负担,一心想着要怎么做得好看,怎么摆盘,怎么布置背景,怎么打光……真不知道是吃的味道呢还是吃的马相。
在做汤圆之前,突发奇想去查了下元宵和汤圆的区别,不查不知道,这其中学问大着呢。不得不感叹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单是南北方的差距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产物。而我呢,活了近二十年只把目光放在四川这个地方(虽然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川菜最好吃),直到来到法国和不同的人接触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多么孤陋寡闻~
汤圆和元宵,不光是南北方的称呼之差,做法上也有极大的区别。
北方做元宵,以馅儿为基础。将馅拌均后晾干切成小块,然后放入筛子里,倒入江米粉(也就是糯米粉)。筛的时候馅块互相碰撞变成球体,将米粉均匀地裹住馅料,也就做成了元宵。元宵的粉层很薄,表面较干,下锅才吸水变成糊状,所以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是受潮会变质。
南方的汤圆(或称汤团)作法则类似包饺子。分别做好面皮和馅料,用手揪一小块面压成片状,挑一团馅料放入,再包起收口。汤圆馅含水量较多,皮很粘,不容易保存,最好现做现吃。现在有速冻技术后,汤圆则比元宵更好保存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有素有荤)。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由于工艺不同,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而元宵容易乱汤,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穿衣、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
看了才知道,我从来没有吃过元宵!敢情我吃了一辈子都是汤圆……而且今天我做了肉的汤圆,室友广东的MM说她从来没见过肉的……好吧,这地域差异真的不是点吧点~
三色汤圆
材料:
皮:水磨糯米粉约500G,热水,冷水,胡萝卜汁适量,抹茶粉约25G
馅料:
椰蓉馅:椰子粉(我用的椰蓉)50G,细砂糖60G,黄油(或者猪油)45G,椰奶粉13G(没有可不放),牛奶20ML
肉馅:鲜肉,胡萝卜,泡发香菇各适量,酱油,蛋白,盐,淀粉
红豆沙适量
做法:
我分别用了不同在方法做皮,这里我用大约3/1的糯米粉做抹茶的汤圆皮。
糯米粉170G左右放入碗中
倒入70ML热水
用筷子搅拌成团状
取一小团,放入沸水中煮熟
捞出放回面团中,这时候加入约25G抹茶粉(酌情增减),加入60G凉水和成面团。
这样做出来的面团很软,有点类似麻薯皮,那叫一个粘手啊~~我搞了好半天才弄干净手上的面。
洗干净手,手上抹些色拉油,这样可以防粘。
这个时候把红豆沙滚圆成小圆球,可以放到冰箱里稍微冻硬。
揪一块面团搓成团状,捏成类似帽子的形状,底部厚四周薄。
面团和馅料
把馅料放进面皮中,收口,滚成圆形
容器铺保鲜膜,刷层薄油防粘。
如果不马上吃就赶紧放冻库吧```放久了会变形。
椰蓉汤圆
先做馅料:黄油溶化,和其他材料混合均匀。放冻库一会,稍微冻硬后取出,团成小球,再放回冻库直到冻硬
胡萝卜汁适量
糯米粉适量,这次我直接混合液体,和成面团,静置醒发1小时左右。
取小块包入馅料,搓成球
要注意,这个馅料受热很容易化,所以要先把皮做成小球准备好,一部分一部分包。包好后立即放冻库,否则后果很惨~
肉馅的就没照相了,把肉馅、香菇丁、胡萝卜丁、蛋白、酱油、水淀粉、盐混合,沿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分成适当大小的小球。用自己喜欢的馅料就好,在成都的时候我家冬天最喜欢做荠菜馅,新鲜荠菜的味道那叫一个鲜……说一起已经很久没吃过了呢,想念那些童年的味道……
我对包汤圆是相当不拿手……这种需要手艺的东西都很差劲。小时候闹着玩包过几次,那年圣诞节去法国家庭,给他们包汤圆,以为汤圆比饺子简单,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和面和包馅都挺不容易,包出来皮太软,又有很多裂开,才知道这些基础的东西是最靠手艺的。
后来回家的时候跟我妈稍微学了下,老妈说外婆包汤圆最漂亮,尤其是肉馅的,每年元宵节前都会包上一些给我们,正月十五的早上总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吃……悲剧这边没有芝麻馅卖,芝麻才是我最爱的口味啊~、
另外,爷爷、老爸生日快乐!今年元宵节我不能在家和大家一起团圆,不过我的心和你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