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读:几分钟看完《日瓦戈医生》(6.1)

(2018-11-27 09:46:37)
标签:

读书

第九章       瓦连京诺

 

(这一章的时间跳到冬天,是以尤里的日记和诗歌形式来展开的。冬天不用下地干活,比较清闲,所以他写了大量日记和诗歌。)

 

尤里在日记里写到了美丽的夏天,他们全家像鲁滨逊一样自己动手盖房屋,种庄稼,过着依靠大地母亲的生活。但他说他并不是在宣扬托尔斯泰的返璞归真主义,他家只是个特殊情况,不具备普遍意义,而且他们这样做是非法的,因为现在土地和森林都是苏维埃政府的,他们不经政府许可就在政府的土地上耕种,还从森林里砍树当柴火,应该算是盗窃国家财产。

 

幸好这里是乡下,政府基本不过问,而管家也庇护他们,所以还算安全。

 

不过他们还算不上完全自给自足,因为他们只能种些蔬菜土豆之类,其他生活用品基本是仰仗桑杰。桑杰这个人真是个矛盾集合体,既热爱《共产党宣言》,又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既帮苏维埃政府做事,又经常给尤里家送生活必需品来,还照顾全区的平民百姓。按说他也不用求这些人办事,但他就是这么热心地照顾着所有人。

 

尤里还写道,他已经放弃了行医,也没告诉任何人他曾经是医生,但不知怎么回事,远近的乡亲们都知道瓦连京诺住着一位莫斯科来的医生,他们有了病都跑来找他看,还带来鸡鸭和蛋类等农副产品作为报酬。他本来是不想收的,但他知道大家对不要钱的医生是信不过的,所以他只好收下。

 

农闲的时候,他们全家一起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普希金的《叶夫根尼-奥涅金》,还有司汤达的《红与黑》和狄更斯的《双城记》俄译本。

 

他写道,我觉得冬妮娅怀孕了,但她不相信。她的脸好像不再受到她自己的控制,开始长变了,失去了光泽,皮肤粗糙,眼睛也不像从前那样发光。

 

以前我和冬妮娅曾经渐行渐远,但这一年的共同劳作使我们关系密切了,她干活麻利,强健耐劳,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但是每个女人生产的时候,都会产生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在这紧要关头,男人如此无用。每个女人都像圣母一样,她的上帝就在孩子身上。

 

然后他谈到艺术,说艺术是藏在内容中的神秘部分,是对理想和生活的某种确认。

 

他也写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病体,从来就不那么强壮,现在更感觉到胸闷,嗓子里堵着什么东西,而他母亲是有心脏病的,他感觉自己可能也有心脏病。

 

夜晚,他因为头疼睡得不大好,做了一个梦,梦中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呼唤他,但他把自己认识的女人想了个遍,也没想出谁具有这种浑厚、低沉和圆润的嗓音。

 

他感概说,我多想在劳动工作的同时,酝酿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写一部科学著作或艺术作品啊。到底是什么在妨碍我写作出这样的作品呢?不是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是现在普遍流行的大话空话,比如“未来的黎明,建立新世界,人类的火炬” 等等,刚听到这些话时,你会觉得想像力多么开阔和丰富!可实际上却是由于缺乏才能而卖弄词藻。

 

他说普希金赞美诚实的劳动,但现在“小市民”和“居民”之类的词却成了贬义词。

 

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也从天而降,坐着雪橇来看他们,给他们带来很多生活用品,还跟他们一起住了两个星期。他发现弟弟比桑杰的神通更广大,能搞到很多别人搞不到的东西。他问弟弟是怎么搞到这些东西的,但弟弟笑而不答。

 

他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春天到了,要农忙了,没时间写日记了,等到了冬天再写。

 

现在他开始到尤里亚金的图书馆去阅读报纸和书籍,读书馆的阅览室挺大,可以坐100多人。他每次只在那里待到中午就离开,因为回家的路要几个小时,而他跟家人定了六点钟吃晚饭。

 

图书馆里有个女管理员,是“绿林好汉”首领利韦里的姨妈,经常伤风感冒,总是用手绢捂着口鼻,人很神经质。

 

有一天,尤里正在图书馆看书,女管理员走到一扇窗前去关窗,却突然打起喷嚏来,一连打了一二十个,停不下来。

 

他好奇地向她的方向看过去,发现那边还有一个女读者,是拉拉,正在低声跟女管理员说话,看来,她们的谈话对女管理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立刻医好了女管理员恼人的伤风,还医好了她的精神紧张。她向拉拉感激地瞥了一眼,把一直捂着嘴唇的手帕拿开,放进衣袋,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满怀信心地回到借书台后的座位上。

 

其他读者都对拉拉投以敬佩的目光,看来城里的人都认识她,而且很爱她。

 

他想走过去跟拉拉打招呼,但却羞怯得动不了身。他想继续看书,但怎么也看不进去。

 

他从背后侧身看她,见她穿了一件浅格短衫,腰间系着一条宽带子,头微微偏向右肩,贪婪地阅读着,简直像小孩一样到了忘我的地步。有时她抬头望着天花板沉思,有时眯起眼睛凝视着前方,然后又把头倚在一只手上,用铅笔飞速地往笔记本上摘录。

 

他觉得她一点也不哗众取宠,从来没想过赢得人家的好感,无论做什么事都做得很好。她在他身上也产生了像女管理员那样的效果,他安心看起书来。

 

他专心致志看了一上午的书,等他去还书时,发现拉拉已经走了,但她还的书还没收进去,他看了一眼,是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大概是想进修新知识,以便能在新政府的学校里当老师。

 

他在她的借书单上看到了她的地址:商人街,带雕像住宅的对面。

 

他把她的地址抄了下来,经过打听才知道确切地址,是在一个以前的私人剧场对面,剧场门前有一些雕像。

 

五月底的一天,尤里在城里办完事,没去图书馆,而是跑去找拉拉。她正在井边打水,已经打了两桶,准备用扁担挑走,但风把她的头巾吹跑了,他赶上去捡起头巾递给她。

 

她还像平时那样泰然自若,只轻声叫道:日瓦戈!

 

他叫她把水桶放下,让他来,但她不肯,说她做事从来不半途而废。她挑着水,带着他来到大门边,叫他等在那里,她把屋子收拾了一下,拉着他的手,带他穿过漆黑狭窄堆满家具的过道,来到她和女儿居住的房间。

 

她住的地方非常破旧,砖上大窟窿套小窟窿,地板上墙角处都是裂缝。她告诉他,以前她住在学校里,后来苏维埃政府占据了学校的地盘,就把她赶到这儿来了,她都不知道这房子是谁的,旧主人早跑掉了,只有家具还堆在这里。

 

他对她讲起跟斯特克里夫见面的经过,说估计斯特克里夫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斯不是共产党员,而且是旧军队出身,现在共产党需要斯这样的军事人才,所以会利用斯一下,等哪天不需要了,肯定会铲除掉。革命的独裁者不是恶棍,但是失去控制的机器。

 

拉拉说,那我太同情他了。不过,你以前谈到革命的时候,好像没这么尖刻激动。

 

尤里说,凡事都应该有个限度,革命了这么久,什么成效也没见,因为革命者缺乏真正的才能,他们对要做的事并没有事先做好准备,所以搞得人民生活艰难困苦。现在该我问你了,我们到这里的那天,尤里亚金正发生政变,你当时也在这里吧?

 

拉拉说,那还用问,抢劫,炮轰,四处起火,我们差点被烧死,像历次政权变更一样。对那种时期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成专家了,不是头一次了。

 

她告诉他加利乌林现在是白军首领,她经常去看加利乌林,请加利乌林保护尤里亚金的人民,为此她救过很多人的命。她说她在所有的政府部门里都有关系和保护人,也从各个方面招致不少痛苦和损失。像那种一个人只属于一个阵营的情况,只在小说里才有。

 

一个梳着两条小辫的八岁女孩走进屋来,是拉拉的女儿卡佳。拉拉很吃惊,一位女儿还在学校,问女儿怎么进来的。卡佳说自己早回来了,是从门外藏钥匙的砖窟窿里拿到钥匙开门进来的。

 

拉拉让女儿进屋去玩,自己继续跟尤里说话,坦率承认斯特克里夫就是自己的丈夫帕沙,但现在根本不认她和女儿,还带领红军向尤里亚金进攻开炮。不过,这是他的职责,她不怪他,即便他事先向她征求意见,她也会同意他开炮。她说从苏维埃政府对她们娘俩的照顾来看,丈夫还是关心她们,在暗中帮助她们的。

 

她说她曾经去找过丈夫,但每次去都被副官们告知斯特克里夫不在,其实是他不想见她。但那不等于他不关心她们母女,恰恰相反,他是想功成名就再回来见她们母女。

 

他问她是不是还爱着丈夫,她说是。

 

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他已经跟拉拉做了两个多月的情人,经常住在拉拉家,但他对冬妮娅撒谎说有事耽搁在城里,住在桑杰开的旅馆里。

 

这事成了他心里的巨大负担,因为他爱冬妮娅爱到崇拜的地步,她心灵的平静对他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重要。为了维护她的尊严,他会亲手撕碎触犯她尊严的人。然而,他自己正是触犯她尊严的那个人。

 

他对妻子不忠实,是因为他更爱别人吗?不,他没选择过任何人,设比较过。所谓“爱情是自由的”这类话,对他是格格不入的,谈论或想到这类事他都觉得庸俗,因此他的良心不安过于沉重,简直把他压垮了。

 

最后,他决定回到妻子身边,便对拉拉提了分手的事。她一点也没怪他,而是说:“别管我,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办吧,我什么都能克制。”

 

她不知道自己在哭,任由眼泪往下淌也不去擦。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自己没把话说清楚,怕拉拉误会他不爱她,他返身往回走,想去对她澄清一下。想到能再见她一次,他感到无比幸福。他趴在马背上,晕晕乎乎往城里走。

 

但一声枪响惊醒了他,三个持枪的人出现在他面前,为首一人说:我们“绿林好汉”的医生阵亡了,现在要征用你给我们当医生。如果你想跑,那就别怪我们的枪子无情。

 

他战战兢兢地问,你就是“绿林好汉”的头目利韦里?

 

那人说,不是,我只是他的助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