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友:几分钟看完《红与黑》(5)
(2018-06-18 23:05:07)
标签:
读书 |
《红与黑》第二卷31到45集梗概
31、让她害怕
于连来到马蒂尔德的包厢,她满眼是泪,不顾一切地对他说:保证!
他内心非常激动,但他知道不能流露出来,不然她就会变回那个骄傲无礼冷酷的原形,他不得不用手挡着眼睛,掩饰自己的感情。
马蒂尔德坚持要于连跟她的马车回家,他同意了,但仍然是一言不发。
回到房间,他跪在地上,捧着科拉索夫给他的情书模板,感激地说: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
然后他开始看拿破仑的回忆录,灵光一闪,知道了自己的行动方向:让她害怕!要把她当成敌人,让她害怕,才能战胜她。他要让她永远带着一个疑问:“他爱我吗?”,那样她就不会厌倦他。
第二天,他知道她会在八点钟去图书室,他故意搞到九点才去。她见到他,恳求说,把我拐走吧,拐到英国去!我将身败名裂,这就是我的保证!
他以一种冰冷的口气说,一旦您去了伦敦,谁能保证您还会爱我?成为障碍的是您的性格,您连爱我一个星期都保证不了。
有一次,他差点露馅,不小心说出自己内心的感情,但他马上省悟过来,说这是对以前的一个相好说过的话。
他还继续抄写那些情书,送给元帅夫人。
32、老虎
一位英国旅行者说他和一只老虎亲密相处,他养大了它,爱抚它,然而桌子上总是放着一把上了膛的手枪。
于连只有在玛蒂尔德不能在他的眼睛里看出他那极度幸福的表情时,才可忘情地享受。他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不时地对她说上几句严厉的话。
玛蒂尔德生平第一次真正堕入情网。
有一天,她告诉于连,她怀孕了,决定写信把一切都告诉父亲。
他大吃一惊,说侯爵会赶他走的。但她不在乎,说那我就挽着你的胳膊一起离开这个家。
她真的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整整八页,说了怀孕的事,还说是自己主动勾引于连的,她愿意跟于连到别处去生活,只要父亲给他们一年六千法郎就行。
侯爵看信后,打发仆人来叫于连去见他,仆人警告说:你小心点,侯爵很生气。
33、偏爱的地狱
侯爵把于连大骂了一顿,什么难听说什么,但于连还是对侯爵抱有感激之情,毕竟没有侯爵就没有他的今天。
于连当面写了绝命书,请侯爵杀死他,或者让仆人杀死他。
侯爵让他滚。
他满腹心事,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侯爵息怒,便去找彼拉神父忏悔,神父说自己也有责任,因为早猜到这段私情了,但出于跟于连的友谊,他没去告诉侯爵。
于连猜测自己只有三种出路:侯爵让我自杀,诺贝尔找我决斗,侯爵让我离开。但我不会对我恩人的儿子开枪的,如果他们叫我离开,我没意见,但我不会允许他们除掉我的儿子。
第二天,侯爵把于连的绝命书给女儿看了,她说如果他死,我也死。
她对于连疯狂的爱,搞得侯爵不知所措。
于连从彼拉神父那里回来,马蒂尔德当着仆人的面拥抱了他,叫他快逃,先躲一段时间,父亲那里由她去搞定。他虽然不想显得怯懦,但还是服从了她,先去外地办事,然后在彼拉神父那里暂住。
马蒂尔德坚持要跟于连结婚,其他任何安排都不服从,彼拉神父也对侯爵说这事只有结婚才能挽救。
34、才智之士
侯爵拿自己的女儿没办法,只希望于连出点意外死了就好了。
过了几个礼拜还没动静,于连不知道侯爵在等什么。他躲在彼拉神父那里,别人都以为他到外地处理事务去了。马蒂尔德天天跑来跟他见面,每天也跟父亲谈话。
有一天,侯爵给了女儿一封信,叫她给于连。她看了信,原来父亲决定把朗格多克的土地赠给他们,那块地每年收入的两万零六百法郎也赠给他们,一万给于连,另一万零六百给马蒂尔德。侯爵叫于连马上告诉公证人立两个契约,从此我们就互不相干了。
马蒂尔德很高兴,于连也喜出望外。但马蒂尔德还不满足,她想结婚,便给父亲写信说明了这一点,说会让彼拉神父主持婚礼,请父亲参加。
侯爵无可奈何,总不能让女儿嫁给下人吧,于是他给他于连签发了一张委任状,委任他为轻骑兵中尉。
马蒂尔德欣喜若狂,但还贪心不足,给父亲写信,说要公开举行婚礼,不然就不把委任状交给于连。
父亲回信说,服从吧,不然我会收回成命。你对他一点不了解,而我对他了解得更少。赶快让他去斯特拉斯堡就职吧,关于结婚的事,我半个月后再告诉你决定。
马蒂尔德决定服从,但她没把父亲的信给于连看,知道他那个火爆脾气受不了。她只把委任状给了他,从此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于连-德-拉韦尔奈,成了贵族。
他非常高兴,觉得一切功劳归于自己,她父亲没她不能活,而她没我不能活。
35、风暴
有一天,神父彼拉交给于连两万法郎,说是他父亲德-拉韦尔奈给他的,至于他父亲是谁,就不必多说了,也许于连想给一笔钱给索老爹,报答他的养育之恩,神父说我可以去帮你办这事。
于连发现自己终于被上流社会承认了,心想莫非我真的是某个贵人的儿子,被遗弃在那个小城的?这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我跟索老爹和他的两个儿子互相痛恨了。
他给谢朗神父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交到的好运,还赠给他500法郎,让他救济穷人。
但他当上中尉没几天,马蒂尔德就派仆人送来一封信,叫他马上去她家花园的小门旁跟她见面,还说自己在逆境中仍然爱他。
他感到情况不妙,骑马赴约的时候都有点骑不动了。到了约定地点,马蒂尔德交给他一封信,是侯爵写的,说从市长夫人的信里,得知于连是个勾引良家妇女的坏蛋,他能容忍任何坏蛋,就是不能容忍觊觎他家财产因此勾引他女儿的阴谋家。如果于连愿意离开法国去美洲,他可以给他一笔年金,但绝对不会允许女儿跟他结婚。
他看了信,冷冷地问:市长夫人的信呢?
她把信给了他,他读了一遍,的确是市长夫人写的,说为了拯救侯爵的女儿,不得不告诉侯爵这些事情,于连专门勾引富贵家庭女儿,目的是控制这个家庭的财富,他没有信仰,只有野心。她自己上过当,希望不再有人上他的当。
信很长,洒满泪水。
于连看完信,冷冷地说:我不责备你的父亲,谁愿意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呢?
他说完就离开了,回到维里埃,在一个店里买了两把枪,走进教堂,看到市长夫人正在做弥撒。他看着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下不了手,但最终还是举起了枪,第一枪没打中,他又开了一枪,市长夫人倒下了。
36、悲惨的细节
于连没有逃跑,而是愣在原地,然后跟着做弥撒的人往外走,但很快就被绊倒,并被警察抓住,关进监狱。他知道自己两个星期后会被处死,或者他自己自杀。
市长夫人并没被打死,第一颗子弹打中了她的帽子,第二颗子弹打中了她的肩膀,但不是致命伤,经过一番包扎,医生宣布她没事了。
她自从于连走后,就一直陷在悲痛之中,如果能死在于连手里,对她来说倒是一种幸福。她写给侯爵的那封信,是她现在忏悔神父授意她写的。
她很担心于连在牢里受苦,便叫女仆艾丽莎带些钱去打点狱卒们,所以于连受到了比较人道的对待。
于连给马蒂尔德写了封信,说大仇已报,还叫她不要等他,不要来看他,也不要给他写信,守寡一年后就嫁给某位贵族追求者。他把他最后的爱送给她,还说他从此不会再写信或说话。
于连被提审了几次,但每次他都坚持说自己是故意杀人,该判死刑,把法官都搞糊涂了。
一个狱卒告诉他,市长夫人没死,受了点伤,已经没事了。
他被这个消息搞昏了头,但想到她能活下去,还是非常高兴。他写了个书单,让人把他想读的书从巴黎寄来。
37、主塔楼
谢朗神父来看于连,说刚收到他报喜的信,就得知他闯了大祸,神父非常伤心,人也很老了,几乎无法交谈。
富凯也来看他,并说要变卖家产拯救于连,还劝于连越狱,但于连不同意。富凯听说一位叫德-福利莱的神父很有威望,在法官面前说得上话,就带着钱去找这位神父,把钱捐给他的教会,让他帮于连求情,判于连无罪。但神父没答应,劝富凯把钱留着,或者捐给那些囚犯。
于连最不想见的,就是父亲和兄弟,他让狱卒别放他们几个进来。
38、一个有权势的人
第二天,主塔楼的门很早就开了,一个村姑模样的人走进牢房,投进他怀里。他仔细一看,原来是马蒂尔德,她嗔怪他说:你真坏,收到你的信我才知道你被关在这里,你那不是犯罪,是高贵的复仇。
马蒂尔德说她是顶着别人的名字来看他的,不过因为狱卒得了贿赂还不放她进来,她只好把自己的大名说出来了,果然起作用,以后她可以天天来看他。
于连觉得她很疯狂,但也无力阻止她,干脆享受她的狂热爱情。
马蒂尔德发现于连更可爱更伟大了,她为他奔走,到处行贿,最后打听到最有影响力的是德-福利莱神父,于是就去找他。
神父知道马蒂尔德认识元帅夫人,可以帮他高升,便表示愿意帮助她,说自己的确能影响陪审团,只要于连说自己是出于嫉妒冲动杀人,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他说如果于连真的想让市长夫人死,完全可以选在市长家行刺,他对那里很熟悉。但他选择在教堂行刺,说明他只是想当众泄愤。
神父还暗示自己想当主教,而元帅夫人有这个权力,让马蒂尔德去帮他疏通。
39、困境
马蒂尔德为了营救于连,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给元帅夫人写了一封信。
于连越到临死关头,道德水准越是上升,不仅觉得愧对侯爵,也觉得愧对马蒂尔德。他觉得自己配不上马蒂尔德为挽救他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他只想要一种单纯的、天真的、近乎羞怯的爱情。
他的野心已经散去,只剩下对行刺市长夫人的悔恨,他发现自己其实是深深爱着她的。这种感情被马蒂尔德察觉了,决定如果他死了,她也跟着去死。
有一次他请求马蒂尔德,孩子生下后放在维里埃,让市长夫人照看,以便你顺利嫁人。
马蒂尔德脸色惨白,说他太残酷了。
他说:十五年后,你会把你对我的爱看成一种疯狂。
他心里说,但十五年后,市长夫人会精心照看我的儿子。
40、宁静
于连又被提审,律师竭力为他辩护,说他是因嫉妒冲动杀人,但他仍然坚持自己是预谋杀人,该判死刑。
陪审团人员名单定下了,德-福利莱神父发现其中至少有八位是他能左右的人。
市长夫人也在活动,她答应丈夫不去出庭作证,但她给三十六位陪审官候选人都写了亲笔信,陈述于连的好品质,并说我还活着,有什么理由判他死刑呢?请你们相信,他绝对不是有预谋的。
41、审判
市长夫人和马蒂尔德惧怕的那天终于来到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贝尚松,观看如何审理这起桃色案件。
马蒂尔德还在到处活动,说服一位主教写了亲笔信求情,德-福利莱神父也认为很有把握。但于连自己不想改变什么,他决定不说话,有律师说就够了。
第二天九点,于连被带到审判庭,他发现旁听的有很多都是年轻漂亮的女人,大家都在惊叹他的年轻和美貌。
案子审了一整天,当法官问他有没有什么补充时,他发表了一通讲话,大意是说,我非常厌恶对我的轻蔑,所以我要说几句,我不属于你们那个阶级,我只是一个命运低贱的农民。我是预谋杀人,我不求你们的宽恕,因为你们正想通过我来碾碎我这个阶级的年轻人的梦想,即便我的罪行不那么严重,你们还是会从重处罚我,因为我居然想挤进你们那个阶层。
他还说,这就是我的罪行,我受到的不是同等的审判,你们这些审判官当中,没有一个是农民。
然后他回忆起与市长夫人相处的那些日子,以及他对她的爱。
他侃侃而谈了几十分钟,陪审团退到一个屋子里去合议,现场没一个人退席,很多女人都哭了,有的男人也热泪盈眶。
两点一刻,陪审团回到法庭,瓦勒诺宣布于连有罪,判处死刑。
他听到一声大叫,原来是马蒂尔德昏了过去。
他想到市长夫人,想到当年瓦勒诺对他的嫉妒,心想瓦勒诺终于报了当初的仇。如果他能亲口告诉市长夫人他对自己的罪行有多悔恨,那就好了。
42、于连被关进死囚牢房
于连被关进了死囚牢房,他在那里回想自己的做作所为,感到自己具有两面性格,特别是对市长夫人,他是那么爱她,但又行刺她,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有两面性格。
马蒂尔德来看他 ,叫他在律师起草的上诉状上签字,但他不肯上诉。
她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现在有赴死的勇气,谁知道过几个月他还有没有这个勇气?
律师说他有三天可以上诉,他答应考虑考虑。
43、梦境
一个钟头之后,他在睡梦中感到脸上有泪滴,以为是马蒂尔德,睁开眼才发现是市长夫人。
他扑在她脚下:我在死前看到了你,这是梦境吗?
她哭泣着说,我请求你提出上诉。
他请求她宽恕他,她说如果你想让我宽恕你,就在上诉状上签字。他用热吻印满她的脸庞。
市长夫人忏悔自己写了那封信,但他说不怪她,还说马蒂尔德只是自己的妻子,市长夫人才是自己的爱人。
她表示要跟他一起赴死,但他说服了她,请她帮忙照顾他的儿子,因为他知道马蒂尔德很快就会忘记他,会嫁人,会把孩子扔给下人看管。
她答应了。
44、为了死亡而哭
于连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死亡哭泣,马蒂尔德来了,说去找了德-福利莱神父,神父说审判那天,瓦勒诺已经拿到了省长任命书,所以有恃无恐地判了于连死刑。神父还说这要怪于连那通演讲,干嘛要攻击瓦勒诺之流呢?
马蒂尔德没把神父更肮脏的心思告诉于连,那就是神父想在于连死后接替他的位子,娶马蒂尔德,以便更快往上爬。
第二天,索老爹来看儿子,严厉地指责了儿子一番,于连的眼泪都流下来了,不禁为自己的软弱感到羞愧。他知道老爹的软肋,便谈起钱来,老爹立即忘了指责他,一心关心起如何瓜分于连的遗产。
45、结局
市长夫人来看他,热烈地吻他,他在她面前毫不隐瞒自己的感情和软弱。她走了点后门,可以一天两次来探望他。
马蒂尔德知道后,醋意大发,总是跟他吵闹。他很想对她尽职尽责,表现出爱意,但他太爱市长夫人了,掩饰不住。
于连被处死后,富凯按照他生前的嘱咐,花钱买下了他的遗体,独自陪伴过夜,准备第二天埋在于连选定的山洞里,就是他曾经在那儿过夜的山洞。
但马蒂尔德找来了,问于连的尸体在哪里。
富凯指指地上一件蓝色的大氅,马蒂尔德走过去,掀开大氅,把于连的头放在台子上,吻了起来。
送葬的时候,一群教士护送着棺木,他们谁都不知道,马蒂尔德乘坐一辆马车,跟在后面,手里抱着于连的头颅。
教士们在山洞里举行了仪式,马蒂尔德亲手埋葬了情人的头颅,还花重金用大理石修葺了山洞。
市长夫人守约没有自杀,但三天之后,她怀里拥抱着三个孩子,溘然长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