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眼泪与电影无关——《山楂树之恋》观后感

(2010-09-25 22:03:52)
标签:

山楂树之恋

艾米

张艺谋

大师

娱乐

作者:hh1229208923

 

如果没看过小说去看电影,我不明白静秋为什么会爱老三。他做的那些事很平常啊,一般恋爱中的人都做的到。可看过小说去看电影,感觉更是一无是处,从头至尾都只是在简单再现书中的情节,不完整不说还没有连续性。

电影根本没有表达在那样的年代和静秋那个年龄对这段感情的影响,也没觉得静秋生活的有多压抑,除了一个她妈妈扫地时挨批的镜头,好像过的还不错。两人之间渐进的爱更是无从谈起,就是老三送东西,静秋就喜欢他了。就连在高护士寝室里的那一夜,也拍成了老三想要,静秋却阻止了。但其实这一节是最能反映老三高贵人格的地方,当他知道自己不会是最后陪伴静秋的那个人时,毅然克制自己,要把她完整的留给她将来的丈夫。而静秋也是抱着付出自己的心情来的,两个人的付出与克制都是为了成全这爱,这无比纯洁的爱。电影就拍的太猥琐了。

 

张艺谋说他之所以决定拍《山楂树之恋》是因为他看到的剧本结尾时静秋跪在老三病床前说的话时“心里一动”,很感动。可恰恰是这个感动他的地方他拍的却流于俗套。电影里的静秋痛哭流涕,唔哩哇啦说着“你不是说我一喊你就来了吗”,这哪跟哪啊?小说里的静秋去医院时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到老三了,再见就是诀别。这种场景欲哭无泪是最真实的表达,何况静秋本身就是一个很隐忍的人。连最感动你的地方你都不能完整真实的再现出来,你拍了还想感动谁呢?

情节是不指望了,我就怀着看历史记录片的心情看吧,也算怀旧,可又满是破绽。电影里静秋家里的摆设,你是绝看不出来长林说的“比我们家还穷”。宽敞不说,还柜子、书桌一应俱全,就连那个床都算的上是当时比较高档的了。公共汽车倒是有点那个意思,可一看就是刷的新漆,没有那种旧旧的感觉。老三住的医院也是,明显是重新粉刷过的,干干净净,一点不斑驳。最搞笑的就是为了突出悲剧感,还要医生来赶家属离开,不允许陪夜,可实际是就是现在医院也是可以家属陪夜的,这太超前了吧?

 

说实话我原本就对电影不感冒,但作为一个忠实的山楂迷,不去看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显得有些不专业。从电影开始我就一直是在流泪的,不过那只是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和电影相对应的小说里的情节中,我没办法控制自己,但这眼泪和电影无关。

 

不过片子也有“亮点”,就是详细的向我们展示了信封的制作过程,这具有很深的张艺谋烙印。在《我的父亲母亲》和《菊豆》中,张导演都详尽的展现了补碗和染布的全过程,我觉得这个对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贡献。张伟平之前回应冯小刚的“大师论”时非常明显的暗示张艺谋是“大师”,看完电影,我只能慨叹:“大师”不过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793000100l4yf.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