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喀什行

(2024-04-04 12:10:03)

喀什行

虽然很早就想去喀什,但因路途遥远,一直未达心愿。这次北疆之游归来,更增强了去喀什的迫切心情。外甥女给我们买好去喀什的火车票,918日上午10点从乌鲁木齐南站乘车就出发了。之所以要坐火车,就是想看看南疆沿途的景色。

喀什是新疆的五个地区之一,行署驻喀什市,位于新疆西南缘,塔里木盆地的西部,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喀什”在维吾尔语中是“玉石”之意,“喀什噶尔”即“玉石之城”, 这说明古代它曾是玉石的产地和市场。我在资料上看到,喀什作为古疏勒国的都城,中国历代朝廷都派重兵驻扎镇守。左宗棠曾有诗云:

提戎敌忾效前驱,马蹄蹴破天山雪。

万里遄征久未归,远羁疏勒隔庭闱。

疏勒即古疏勒,这说明左大帅的军队当年就曾驻扎在喀什。

赴喀什沿途经过的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巴楚、阿图什等古称西域的大地上,曾经建立过36个王国,在焉耆附近就有尼雅、楼兰等古国的遗址。而今物去人非,空留地名和传说。沿途我既看到戈壁的荒凉,也看到红旗招展的建设场面,感慨之余,吟诗一首《赴南疆》:

铁轮滚滚向南疆,戈壁茫茫视野长。

万里沙丘消绿意,两条轨道响叮当。

喇叭讲解千年事,赤地遗存百代杨。

遥望彩旗招展处,天山脚下演沧桑。

过焉耆时,只见苍凉的戈壁滩上,洪水经过的干壕沟里尽是裸露的鹅卵石。焉耆曾是塔里木盆地的古国,唐李白的《塞上曲》中有“焉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的句子,焉支就是焉耆,我随即写了《过焉耆》一首:

鹅卵石子嵌河床,沧海桑田论短长。

尼雅楼兰遗址在,沙蓬红柳映斜阳。

在车上过了一夜,到第二天下午5点才到达喀什,用了近20个小时。办理了住宿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看市容。

这里的维族人、哈萨克族人比较多,汉人则相对较少,从相貌和穿着上就可以看出。许多人汉语说不好,问路需找穿制服的人。

我们走到人民广场,远远就看到矗立着一座银灰色的毛主席塑像,塑像头戴军帽,身穿大衣,右手高高举起,整体有20多米高,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依然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形象。能在这里见到毛主席塑像,心中感到无比亲切。据有关材料介绍,这座塑像是在1969年由当地群众自发捐款、捐物、捐劳建造的,在当时是全疆最大的毛主席塑像,各族群众经常来这里瞻仰。他们说:“北京离喀什那么远,能在这里看到毛主席塑像,心中也获得了一份安慰和补偿”。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听说有人要拆除,喀什的各族群众都表示强烈反对,有人还在塑像的底座上贴了一张红色大标语,上写“他老人家站在这里,妨碍了谁?”塑像有幸得以保存。1997年,喀什市以此为中心,修建了宏伟高大、庄重典雅的主席台。我在现场看到,塑像的底座全部用花岗岩贴面,塑像背后有一幅高10多米,宽60多米的全部由花岗岩贴面的诗屏,屏上雕刻着镏金的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在诗屏的衬托下,毛主席塑像显得更加气势雄伟,庄严肃穆。1998年,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批准,被列入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应该是喀什各族人民无限热爱毛主席的真实写照。

到喀什一定要看看喀什老城。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兴致勃勃地赶往老城参观。老城区位于市中心,老城区的建筑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大部分多为二至三层的高度。建筑的外墙以黄泥土色为主,几乎家家都有阳台和庭院,墙头爬满了藤蔓,阳台上摆满了姹紫嫣红的盆栽,绿意中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走进老城区,只见街巷纵横交错,布局多变,曲径通幽。街道两旁各种商铺琳琅满目,还保留着许多手工艺家庭作坊,有绣花帽的、做乐器的、做型态各异的各种铜壶的,使人立刻感到有种回到中世纪的感觉,犹如置身于维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之中。据说,这里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的城市街区。老城东北端,是著名的高台民居,这里的维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方依崖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接一代,房连着房,楼连着楼,层层叠叠。在高台民居里穿行,会发现虽然小巷曲曲弯弯,但四通八达,几乎分辨不出哪是谁家的院墙,哪是谁家的窗户,只有一扇扇大门告诉你,这里又是一户人家。户外的大门多为两扇,庄重厚实,门上有铜质或铁质的护板压条,条上镶有图案花纹。门上还吊装着两个碗大的门环,可能是用来上锁的。巷子里行人不多,门缝里面应当掩藏着独特的民居文化吧。偶尔见到几个维族中老年妇女,她们多身着黑袍,头上蒙着盖头面纱,问话也不回答,不知是听不懂还是不愿说话,低着头匆匆而过。而大街上年轻姑娘们则穿着时兴而外露,说说笑笑,非常热情,同汉族姑娘没有多大差别。我在一户人家的大门庭内看到有几个维族小孩在学习,他们的汉语说得很好,同我交流没什么障碍,他们手中的课本也是汉语的。他们说,他们要学好汉语到内地做买卖,要到北京看天安门。这里有一条吾斯塘博依路,是喀什老城的一个缩影,在那里看见有手工制作铜器、手工刺绣、手工织毯和手工制作民族乐器的作坊以及帽子店、首饰店、百年老茶馆、古董店、乐器店、打馕铺、烤包子店等。

喀什市政府正在对老城区进行集中改造,对传统民居进行加固,以提升老城景区的景观质量,增强老城景区的市场辐射力。其用意是好的,但我真担心在改造中失去老城古色古香的风味。

在返回途中,我们参观了艾提尕尔清真寺。这座寺院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走过去的时候,只见大批穆斯林信众做完礼拜刚刚走出来,他们一个个步履稳健,举止安祥。我们进寺院看了“正殿”、“外殿”、“教经堂”、“宣礼塔”等建筑,其中的外殿用100多根高达六、七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排列成网格状,支撑着白色的密肋天棚,显得宏敞齐整、气势雄浑,体现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院内有两个水池,四周白杨参天,桑榆繁茂。这座寺院虽居闹市中心,内中却格外清静幽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国家正确的宗教政策引领下,穆斯林们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刚到喀什,就听到有人说,“不到达瓦昆,不算到喀什”。看来我明天非去达瓦昆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过达坂城
后一篇:达瓦昆遐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