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过达坂城

(2024-01-13 10:23:14)

路过达坂城

下午5点,这里的太阳还老高,我准时赶到吐鲁番汽车站,终于坐上了可以直达乌鲁木齐市的车。这是一辆大客车,上面坐着50多名客人。从服饰和口音判断,至少有三四个民族。

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中途,有一个小城叫达坂城,这可是个名闻遐迩的地方。我曾翻阅过有关资料,知道达坂城为乌鲁木齐的下辖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段,乌鲁木齐的南郊,是乌鲁木齐首府的东大门,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联系南北疆的交通要冲。“达坂”一词在维吾尔语中含有“山口、隘口”之意。自汉唐开始,这里即作为军政要地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出现了重要军事通道和交通要道白水涧道(今吐--乌高速公路白杨沟峡谷---乌鲁木齐段),以及军事要塞“白水镇”,并由此成为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经过地。而内地人得知其地,我想大多是从王洛宾那首著名的《达坂城的姑娘》而来的。我记得小学时张林先老师曾教我们唱过,歌中唱到: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据说,这首歌曲是王洛宾整理编曲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民歌。我还听说他当时并没有到过达坂城,是从达坂城一位司机处听到后记录并整理出来的。当我在遐想王洛宾时,车箱里已经有人哼起了这首歌的旋律。紧接着,车箱里很多人都齐声唱了起来。有个维族姑娘,自动在车箱中间的过道上踏着节拍跳起了新疆舞。接着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车箱里鼓掌声、叫好声,此伏彼起,一片欢腾。

我倚在车窗前,听着他们的喧闹,看着外面的景色。公路两侧,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它不像内地的山那样平缓,而是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异常苍劲和雄浑。过了几个隧道,眼前豁然开朗。扑面而来的,是一大片银白色的大风车,从公路两边一直延伸至山上,一眼望不边。那阵势就像一排排挺立的卫士,无比壮观。那风车毫无顾忌地旋转着,将能量源源不断地送往千家万户。身旁一个年老的旅客告诉我,这里是有名的通风长廊,东西长,南北宽,是南北疆气流流动的主要通道,蕴藏着丰富的风能。他说,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风能正被利用来为人类造福。光达坂城区每年风期可达153171天,年平均风速6.4/秒,达坂城区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的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风能年蕴藏量在25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风效标准利用小时数可达3300小时。不仅如此,达坂城区年平均光照可达30003200小时,年平均太阳能133.5千伏/cm²。我对他的记忆和知识非常惊讶,问他如何能掌握这么多,他谦虚地说,他原来在新疆地质部门工作,现在已经退休,但还一直关心这方面的信息。

过了通道,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片碧绿的草滩,一行行白杨树直达目光的尽头。我看着眼前的景色,听着维族歌声,心里想着“达坂城的姑娘”----她们真的有那么漂亮吗?

车在达坂城停了下来,旅客们涌出车门。我和旅友们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只见道路确实是由石片铺成的,走在上面有“硬又平”的感觉。沿街道两边,排列着一个个小饭馆和商铺,维族老乡有的抖动着布料、衣服、头巾叫卖,有的吆喝着干果、香料等土特产品叫卖,阵阵山风把烤肉的香味不时地吹入人们的鼻孔。再看街上,行走着的人并不多,且大多是刚下车的旅游者。我四处张望着,并没有发现“辫子长,两只眼睛真漂亮”的姑娘,倒是看见有几个卖烤馕的维族妇女,她们一个个长得膀大腰圆,非常健壮。

这时,我听见身边的旅客说,是因为这里封闭,近亲结婚,所以姑娘们不漂亮了。这个结论当然是荒唐的。既然这里是首府乌鲁木齐的东大门,而且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是联系南北疆的交通要冲,怎能有“封闭”之说?我想,主要是我们这些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的地方有限,时间也有限,更主要的是没有赶上集日,遇不上想象中的漂亮姑娘也不奇怪。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总觉得有点怅然。我特意从曾经的达坂城“漂亮姑娘”摊位上买了一块馕以作纪念。

这时,司机招呼旅客上路,我们便匆匆离开达坂城。

原写于199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喀什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