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沈三白与华宛如(续)

(2016-07-11 14:38:54)
标签:

转载

分类: 浮光掠影

沈三白与华宛如(续)

康诗第一首云:

天下奇人一再出,入扶馀与封疏勒。

尔挈红颜海外归,飓风酿出臙支色。

首句“天下奇人一再出”,明白如话,且置不论。次句“入扶馀与封疏勒”,入扶馀,乃云“风尘三侠”之虬髯客入主扶馀故事(扶馀古国,其址在我华夏之东北隅);封疏勒,则云班超封疆疏勒国故事(疏勒为西域古国)。而沈“佐使琉球”册封中山国王之壮举,亦可与虬髯客、班超比肩而并传为佳话,堪称“奇人”也。“尔挈红颜海外归,飓风酿出臙支色。”“尔”谓復,而“红颜”、“ 臙支色”云云,皆谓其姬人华萼也。该诗所云三白赴琉球事,本无新意,其紧要者,辄在“尔挈红颜海外归”焉。

康诗第二首云:

丰貂盛姿容逞,枪舞梨花湿红粉。

相君不愿画凌烟,能如是乎汝偕隐。

“丰貂盛鬋”,一般皆写作“丰容盛鬋”,为形容女子容貌之辞,鬋乃下垂之鬓发。此处作“丰貂”,或云《沈三白携姬归去图》中,所绘华萼之貂尾冠饰;此等装束,与下句“枪舞梨花湿红粉”甚合。“梨花”有二解,一喻银枪,舞时枪花如梨花;一喻雪,盖状华萼在风雪中舞枪也。似以前者为是。览此二句,侠女英姿,呼之欲出。“相君”犹言相夫,“画凌烟”为唐太宗一朝熟典,不赘。“能如是乎汝偕隐”亦是熟典,盖云介子推故事,惟此原话乃出自介母之口(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该诗四句,皆写华萼一人,其要则在“偕隐”二字,亦可概想“沈三白携姬归去图”画面之情景矣。

康诗第三首云:

秋风斜日鲈鱼香,三高二俊畴短长。

珠厓园里菟裘筑,闻说高风老是乡。

首句用《世说》张季鹰典,惟次句“三高二俊畴短长之“三高二俊”,颇为费解?纵览全诗,余以为此乃云沈復与华萼耶?犹言“郎才女貌”耳。三即三白,高,品行高洁之谓也。二,即如夫人之意,俊为女中俊拔者也。畴,田畴;短长,筹划耕作也。三白久有归隐之志,忆昔三白与芸娘,尝在金母桥之东、埂巷之北,赁屋而居,《闺房记乐》云:

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树影,错杂篱边。其地即元末张士诚王府废基也。屋西数武,瓦砾堆成土山,登其巅可远眺,地旷人稀,颇饶野趣妪偶言及,芸神往不置谓余曰:“自别沧浪,梦魂常饶,今不得已而思其次,其老妪之居乎?”。。。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赏菊,赏玩竟日。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余深然之。

岁月荏苒,沧桑历尽,如今当晚年的三白携姬人宛如归隐,终于实现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这个田园就是珠厓园里菟裘筑”。“珠厓园”一定是《沈三白携姬归去图》中,画家所绘出的一个门额之名,否则夏氏不可能凭空杜撰出这三个字来。而且“珠厓园”之额名,一定出自沈三白亲撰。理由是,三白与芸娘居仓米巷之寓处曰“宾香阁”,居沧浪亭时有“爱莲居”、“我取轩”,而又寄居友人鲁半舫之“萧爽楼”,阁、居、轩、楼,而无园名,当然这些都无关宏旨,关键是“珠厓园”所取何意?又筑于何处?盖此乃晚年之三白携姬归隐养老之地也(闻说高风老是乡)。

苦思眠想,了不得解?忽悟何不从“宾香阁”取意着手,三白尝谓:“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顺此思路,余以“珠”乃“随珠和璧”解之,此寓其姬人也;“厓”者,近山临水之谓,此寓其“菟裘筑”隐居之地也。

语曰诗无达诂,余走笔至此,不觉失笑,是耶非耶?故妄言之,以待博雅君子矣。尽管康发祥的三首题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隽雅图画,然则“珠厓园”究在何处?又是否有迹可寻?且待下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