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生六记》
鲍忠祈
《浮生六记》是一本家传户诵的著作,因为它的体裁特别,以一自传的故事,兼谈生活艺术、闲情逸致、山水景色、文评艺评等。因此,中国作者们大都嗜爱本书。林语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曾经把他译成英文,分段刊载于英文《天下月刊》和《西风月刊》,后来由西风社出版单行本,译名为“Canptrs
of a Floating Life”颇使国外读者徘徊不能卒读。
作者乾隆时苏州沈復(三白),死於何时虽不知,但依书中自述,第四记之写作必在一八零八年之后。现有的四记是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所发现,於一八七七年首先刊行。四记得名目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至于所阙二记则是“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由管贻蕚的诗及尚存回目中,我们知道第五章是记他在台湾时的经历,而第六章是记他对于养生之道的心得和感想。
但是现在市面上所刊的一本《浮生六记》(世界书局出版)居然把残缺的二记也复觅得。据说这也是某著名作家於苏州某处发现的,而且把“养生记道”一章,更正为“养生记逍”。当然,发现者自有他的根据,是否可仍为沈氏手笔?我们固不必论他;但是笔者偶与我师郑逸梅谈及此事,却知道另外一段有关《浮生六记》的事实,也许对于新发现的二记稍有牵涉。
据郑氏谓也,尝闻某著名老作家於苏州发现二记,说该二记系老作家途经某农田,见一农夫翻阅者,索借阅读之下,骇然乃全部《浮生六记》。惊奇之余,乃商借一月,尽阅六记,深信仍系三白所作。于是遄返上海,与世界书局订立版约,迨再返吴地,农夫已携书他迁,不知所踪,穷数月追寻,终无所得。老作家不胜焦虑,乃商之我师逸梅,以其文笔颇近沈复,拟尽其记忆重写二记。我师未敢应承,婉言谢辞。至于以后世界书局出版《浮生六记》之详细情形,是否二记重复获得,抑或系后人伪作。则都不得而知。
原载
1947年5月7日《申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