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南明山”摩崖石刻底本题於涟水

标签:
米芾刘泾南明山涟水摩崖石刻 |
分类: 淮楚流韵 |
米芾“南明山”摩崖石刻底本题於涟水
张一民
浙江丽水,古称处州,是一座傍山依水的历史文化古城,南明山就坐落于丽水瓯江之南,隶属于气势恢宏的括苍山脉。山上丹崖耸峙,飞瀑流泉,幽林曲径,寺阁掩映。有石梁、高阳洞、丹井、仁寿寺、献花岩、弥勒龛诸名胜。又有晋代以来摩崖石刻分布于各景点,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吸引着游人的眼球。石刻中最具风采的要数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榜书擘窠大字“南明山”。
米芾书位于南明山最高处云阁崖上,字径一尺五,笔力遒劲,飘逸洒脱,风格颇似盱眙“第一山”碑刻。米芾书法用笔俊朗,超轶绝尘,素有“风墙阵马,沉著痛快”之誉。留下来的墨迹,无论一通书札,一则随笔,还是一篇跋赞,一首歌行,无不精妙绝伦,摄人魂魄。米芾一生放浪江湖,但留下来的摩崖石刻很少见,盱眙原有其所题“第一山”摩崖,却在明崇祯年间毁于战火,现碑刻为清代重勒,并非米书原刻。其存世真迹只有两处,一在镇江焦山,已模糊不清;再一就是丽水“南明山”,虽经历九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辨。
括苍南明山
谒米芾元章
山可朽坏为
丽水陈正夫
刘泾字巨济,四川简阳人,进士出身,授检讨,为太学博士。先后知处、虢、真、坊四州,元符末除职方郎中。据傅抱石《中国美术年表》:熙宁六年刘泾成进士时,即与米芾相识,成为书画友。二不仅爱好相同,且性格相似。米芾跅驰不羁,仕数困踬。刘泾则在官场上多为人排斥,屡踬不伸。米芾语无蹈袭,不规绳墨,间用奇词僻语。刘泾则“好为险怪之文”,时人称他们为“二颠”。可见他们相见如故,感觉投缘,自然交往密切。米芾在涟水期间,与刘泾书信往还十分频繁。据米芾《书史》记载:“刘泾书来涟漪”,曾告说他收得唐绢本《兰亭》,和王右军《子鸾帖》,米芾分别“以诗答之”。正是为了鉴定这两通书帖,米芾约请刘泾携帖来涟,与之相见。刘泾来涟后,米芾还邀请他登上刚建成不久的海岱楼,赏月观景,赋文作诗。宋代岳珂《宝晋斋法书赞》卷十九载有米芾《致刘泾札》,曰:“海岱绝唱,已刻于柱,与刘颠者对也,非二颠者不刻。芾顿首,七月六日。”据落款可推订刘泾与米芾在涟水相见当在绍圣四年五、六月间。所谓“海岱绝唱”指得就是他们相会时写下的诗作,米芾在刘泾离涟后,将二人诗作镌刻在海岱楼抱柱上,并告知刘泾。刘泾也将带到丽水的米芾所题“南明山”墨迹,镌刻于云阁崖上,二人所为自有呼应关系,也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丽水因南明山而添彩,南明山因米芾而增晖。每年都有大批爱好书法的游客慕名到南明山瞻仰,在山青水秀的景色中观赏米书的风采,品味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古韵。由此,南明山摩崖石刻于1981年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