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倬原配那拉氏卒于何年?
《镶白旗高氏家乘》载有纳兰性德的长女和次子与镶白旗汉军高氏缔结姻亲的资料,对研究纳兰家世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近,铁岭王德金、刘汉兴两先生在新浪博客里发布他们根据国家教育图书馆藏本抄录的《镶白旗高氏家乘》部分材料,这对纳兰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但有网友很快就发现,该《家乘》对高其倬的原配那拉氏生卒年记载有误。其文曰:“元配那拉氏,原任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大臣讳明珠公孙女、原任丙辰科进士二等侍卫讳成德公女,生于康熙乙卯年十二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康熙庚申年九月二十七日辰时,诰封夫人。”网友“梦好莫醒”查核出“康熙乙卯是康熙十四年,康熙庚申是康熙十九年”依据这个记载,那拉氏在人世间实际生存五年(虚龄六岁),怎么可能会嫁给高其倬呢?网友“苍梧悠悠”则怀疑是“传抄致误”,网友“Eunice_M”则推测“可能是庚辰写成了庚申,庚辰是39年,比较对得上。”对此,我询问了博文发布者,回应是他们抄录“没有错”,“可能是原稿错了”。
据笔者了解,《镶白旗高氏家乘》现收藏在北京科学图书馆古籍部,为写本。写本有可能是编者的原稿本,也有可能是他人的传抄本,出错率较多,尤其是在干支纪年方面。出现这样的错误,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错在字形,如将“乙”误认着“己”、将“戊”误认着“戌”,在传抄本中易出现这样的桀误。二是错在字音,即同音字相淆,在原稿本中则易出现这样的桀误。《家乘》中记载那拉氏生年为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与纳兰性德长子富格同岁,富格为颜氏所生,显然那拉氏不是颜氏所出。但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纳兰性德已娶卢氏,则那拉氏当为卢氏所出。可见《家乘》记载的那拉氏生年不会有错。其卒年为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在干支纪年中,“庚“字形体无它字与其相似,一般也不会出错。而“申”字与“辰”读音相近,则有可能为记录者误听错录。所以,我认同网友“Eunice_M”的推测,那拉氏的卒年应是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而不是康熙十九年庚申(1675)。
高其倬(1676—1740),字章之,号芙沼。康熙三十三年举进士,历宫中允、侍讲、山西学政、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广西巡抚及云贵、闽浙、两江总督,降调江苏、湖北、湖南巡抚,擢工部、户部尚书。卒后谥文良。他一生中前后娶了三位妻子,即原配那拉氏、继配张氏和继配蔡氏,三人均诰封夫人。可见张氏嫁给高其倬应在那拉氏卒后。蔡氏嫁给高其倬又在张氏卒后。要想考订其原配那拉氏的卒年,必须弄清楚张氏于何时嫁至高家。据《镶白旗汉军高氏家乘》记载:“继配张氏,山西河东道讳士佐公女,生于康熙丁卯年四月二十日,卒于康熙丙戌年八月十六日。诰封夫人。”康熙丁卯为康熙二十六年(1867),丙戌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她的在人世间实际生存了十九年(虚二十)。假设张氏十七、八岁嫁给高其倬,与庚辰年相接较近。又据《镶白旗汉军高氏家乘》载,高其倬与原配那拉氏生生有一子,名高恪,但出生年代不详。笔者有幸见到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收有高恪於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恭呈给皇帝预览的《履历》。知高恪系镶黄旗汉军高琦佐领下人,由监生於康熙六十一年捐得安徽池州府东流县知县。(见附图)高恪缮呈该《履历》时,年值三十八岁,由此可推算他出生于康熙37年戊寅(1698),过了一年即为康熙庚辰。据此我们完全可以确认,写本《镶白旗高氏家乘》中记载的高其倬原配那拉氏卒年“庚申”应是“庚辰”之误。
附:高恪履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