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蘋村赓和纳兰“合欢诗”

纳兰性德病逝於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五月三十日,此前七日,他曾在通志堂前,与顾贞观、朱彝尊、姜西溟、梁佩兰、吴天章等人宴集,以庭院中两棵夜合花分题歌咏。纳兰性德写下一首五律:“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深。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这是纳兰性德一生留下得最后一首绝唱。题咏第二天,他便病卧不起,但还是吩咐家人将题诗交给他的同年友人徐倬,请他唱和。
徐倬,字方虎,号蘋村。德清人,与纳兰性德同出于座师徐乾学门下,康熙癸丑(1673)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后因病归乡,在家休养了十年,直到康熙二十三年才返京,因此他和纳兰性德唱和并不多见。惟有《道贵堂类稿·甲乙友钞》》里有这首题为《成容若同年以咏合欢树索余和》的七律诗:“青棠细缬映晴莎,韩重相思未足多。花似鄂君堆绣被,叶同秦女捲轻罗。树犹如此能堪否,天若有情奈老何。定识云中并命鸟,深宵接翼宿琼柯。”
徐倬的和诗还没有呈送给纳兰性德看,便传来他病逝的噩耗。为此,徐倬伤心不已,又写了一首题为《诗成未寄,容若已赴修文之召,即和前韵以弔》的七律诗:“玉树长埋在绿莎,玉楼高处恨争多。文章于世犹尘土,才调惟天恣网罗。气夺千秋轻绛灌,诗传五字接阴何。晓风残月招魂去,只恐难寻梦里柯。”
通过徐倬的赓和诗,我们可以窥探出纳兰性德在他的爱妾沈宛离弃回南方之后,情绪十分低落,对亡妻卢氏则更加怀念,为了消忿解忧,他邀请友人宴集合欢花下,强作欢颜。然而,他的忧忿积淀太深,以致一病不起,最终选择了以亡妻的忌日作为自己的卒日,去寻找他的凄美的合欢之梦,与卢氏同做“接翼宿琼柯”的“并命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