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题咏容若画像及双凤砚

我在《“兰迷”三六桥》博文中介绍晚清蒙古正白旗文人三多颇多“纳兰情结”,曾珍藏过禹尚吉绘的纳兰像及容若生前用过的双凤砚。写诗填词模仿纳兰的路数,追求《侧帽》《饮水》的风韵。认祖籍蒙古纳兰部落,与容若为同宗,即署名为“纳兰三多”。
最近,我在1930年出版的《东北丛刊》第9期上看到了署名“纳兰三多”的《粉云盦词》,共有五十一首,其中有两首鲜明的表现出他的“纳兰情结”。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在《月旦集:玉并女史》中谈到这两首词,他说前许多年由旧书摊买到三多的一本《粉云庵词》,书翻阅一过,竟兴起意外之趣。原来书中有涉及到纳兰容若的两首词:【金缕曲】《题新得禹尚吉画成容若小像而次其赠顾梁汾原韵》和【风流子】《同社约用此凋咏余所藏成容若双凤砚》。遗憾的是张先生没有录下这两首词句。前一首词虽然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禹尚吉绘画原迹上可以看到,但字迹漫漶缺漏,后一首则第一次听说。因此笔者查找多时,终于在民国时期的《东北丛刊》发现,真有“天外飞来”之感。现抄录于此,与博友网友共同分享。
金缕曲
(丙寅)
题新得禹尚吉画成容若小像即次其赠顾梁汾原韵
公子非重耳。却风流,又能文字,早登科第。歌哭似含亡国恨(容若本叶赫国主金台什之曾孙),至竟莫名底意。天恁肯欲都从己。然诺等于金鼎重,染猩袍恐是相思泪。看(平声)富贵,若云水。
丹青晤对难同醉。遇良辰,瓶花琖酒,寿如生忌。我亦纳兰弓箭手,错认前身不已。得再作、词人无悔。亲把沈檀熏宝鸭,当香山供奉瑶轩里(张功甫有景白轩供香山像),磨凤砚(余有容若双凤砚),自家记。
风流子
同社约用此调咏余所藏成容若双凤砚
涬妃驾綵翼,辞丹穴、又伴纳兰人(余祖籍纳兰部落)。把朱漆镂台,锦屏低护,碧璃雕匣,绮席横陈。镇相对,桐枝应善择,竹实傥饥吞。临罢蝶图,复摩鹣影,抚馀禽帖,重画蛾痕。
当年鸳鸯社,联珠与缀玉。日日随身,争胜荑柔手捧,棉软肌亲。(黄莘田砚,夜令婢金樱抱之而睡,取其温润云)况金风制铭,翠岩并宝。(此砚本周青士物,其誌曰:余向得翡翠岩砚,竹垞曾铭之,今复宠饬斯砚,真石交也,云云。)红楼纪梦,(饮水诗词有“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孤枕梦边城……却忆红楼半夜灯”等句。)紫馆储珍,终使补天难用,文采长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