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红楼梦》中定情信物的设计

(2007-11-08 10:57:40)
标签:

人文/历史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爱情

文学

分类: 界外谈红
 

谈《红楼梦》中定情信物的设计

谈《红楼梦》中定情信物的设计

    信物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品,是爱情的承诺和凭证。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婚姻不能为人自主,出现了许多相爱的男女互赠物件,私定终身的佳话韵事。每当男女双方的情感交流遇到阻隔时候,信物就成为维系和延续他们感情的物件。赌物思人,信物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有时被持有人视为与生命同等宝贵。在以爱情为题材的传统文学作品中,信物历来是为作者们所重视的描写对象,它虽然是不起眼的小物件,但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往往起到照应埋伏、引针密线的作用。如《霍小玉传》中的紫钗、《蕉帕记》中的帕子、《桃花扇》中的扇子。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更是继承了文学创作的传统,运用了大量的、形形式式的信物,穿插于故事情节中。如绢帕、汗巾、香囊、九龙佩、鸳鸯剑、甚至还有头发,指甲。不同的信物表现了人物的不同身份、塑造了人物的不同性格、揭示了人物的不同命运。

古人用作信物最多的是随身饰物,《红楼梦》中几位主要人物,都有华贵的贴身饰物。贾宝玉有胎里带出来的晶莹莹的通灵宝玉,薛宝钗有癞头和尚送的光灿灿的金锁,史湘云也有件明晃晃的金麒麟,惟林黛玉一无所有。贾家、薛家、史家以及王家被列为“护官符”里的四大家族,作者为宝玉、宝钗、湘云精心设计了贴身饰物,显示出他们出身显赫,门庭富贵。而林黛玉因父母早亡,家道中落,寄人篱下,清寒单薄。如此强烈的反差,给暗恋着宝玉的林妹妹投下了阴影。尤其是那几件饰物,很可能就转化为男女间的定情信物。因而她曾心里忖度:“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有玉环金佩,或有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之愿。”所以黛玉在与宝玉及其姐妹相处中,时时小心,处处设防。由此也生出猜疑、误会、烦恼和纠葛。尽管黛玉一见到宝玉就嘲讽、负气、甚至吵架;尽管薛姨妈为女儿的婚事早就放出风来:“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但宝玉只念木石前盟。在宝玉因私交琪官和金钏投井等一连串的事情发生,而遭到父亲毒打之后,林黛玉前来探望。宝玉见她满面泪光、气噎喉堵,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大为感动。在黛玉离开之后,便托晴雯递赠了两块家常旧的绢帕到潇湘馆。黛玉接过绢帕,细心揣度,当她明白宝玉的用意,不觉神痴心醉,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等五种感觉交织到一起。两块旧绢帕,何以令黛玉如此激动,原来宝玉赠给她的绢帕是定情信物。这两块绢帕虽然不是金的银的(林黛玉对金的银的也最反感),但是用丝织成的,“丝”与“思”谐音,正好表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绢帕又是宝玉用过的,上面留有他的泪痕汗渍,黛玉再用它,能感受到宝玉的气息和温馨。《太平御览》著录的《古艳歌》中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说法,宝玉以旧绢帕送黛玉,也表达了他不忘旧,不喜新的专一态度。黛玉又是绛珠仙草幻化成形的,为报神瑛侍者在灵河畔对她的灌溉之恩,她整日流泪,从春流到夏、从夏流到冬。宝玉送上绢帕,正好为她拭泪,抚慰她心灵上的痛楚。以绢帕作为定情信物,既符合黛玉的身份,也触动了黛玉的芳心。所以在当晚,黛玉在绢帕上一连题了三首凄清委婉、缠绵悱恻的定情诗,化丝帕为诗帕。至此以后,两人相濡以沐的爱情由这两条旧帕子牵引着,延伸着。他们见面不在是原先的猜疑、负气、吵架,而是轻怜密爱,软款温存。当然,阻碍他们相爱的外界因素也在滋长着,令人遗憾的是,就在他们的爱情关系确定不久,悲剧性的一幕也悄悄为他们拉开。《红楼梦》后续四十回中有“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节,描写她得知宝玉与宝钗成婚,在怨恨中毁掉宝玉赠给她的定情信物,这样的处理的十分成功,也照应了前文,符合曹雪芹创作的原意。

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曹雪芹在书中常常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对比意义的定情信物。尤二姐、尤三姐是一对生得极为标致的姐妹花,但他们的性格不同,前者温柔儒弱,被喻为“二木头”;后者豪爽刚烈,被喻为“玫瑰花儿”。尤二姐贪慕富贵,经不住国舅爷贾琏的诱惑,成了被偷娶来的二房。贾琏赠给尤二姐的定情信物是一个汉玉九龙佩,“九龙”是皇权的象征,雕有九龙的玉佩应当是来自宫中的物品。也只有皇亲国戚才能拿得出这样的贵重物件。贾琏娶二姐是背着王熙凤进行的,因而他传递信物的方式也是偷偷摸摸的。《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写贾琏与尤氏一家在一起吃茶,“暗将自己带的一个汉玉九龙佩解了下来,拴在手绢上,趁丫鬟回头时,仍撂了过去.二姐亦不去拿,只装看不见,坐着吃茶.只听后面一阵帘子响,却是尤老娘三姐带着两个小丫鬟自后面走来.贾琏送目与二姐,令其拾取,这尤二姐亦只是不理.贾琏不知二姐何意,甚是着急,只得迎上来与尤老娘三姐相见.一面又回头看二姐时,只见二姐笑着,没事人似的,再又看一看绢子,已不知那里去了,贾琏方放了心”.偷偷摸摸的传递方式,渲染出贾琏和二姐的偷情,也照应着他们的偷娶偷嫁。尤三姐侠骨柔肠,净植不染。容不得他人欺负自己是女流,曾由着性子臭骂企图取乐于她的贾珍父子。三姐对待个人婚姻极为慎重,看中了五年前在尤老娘家祝寿演戏的柳湘莲,发誓要嫁给他,并且说“这人一年不来,我等一年,十年不来,我等十年;若这个人死了再不来了,情愿剃了头发当姑子去”。柳湘莲闻讯,甚为感动。他是一位浪迹天涯的侠士,就将家中传代之宝“鸳鸯剑”托贾琏转赠给“尤三姐”,这正合三姐的心意。《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三姐看那宝剑:“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荧,将靶一掣,里面却是两把合体的.一把上面錾着一"鸳"字,一把上面錾着一"鸯"字,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三姐喜出望外,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每日望着剑,自喜终身有靠”。如此设计定情信物,既为描述故事情节增色,又为刻画人物形象添彩。更为绝妙的是在表现二尤的命运结局上,作者让贪慕富贵的尤二姐吞金自尽,让豪爽刚烈的尤三姐拔剑自刎。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令读者赞叹不已。

《红楼梦》中最奇特的定情信物是人体上的物件,比如头发和指甲。头发是多姑娘赠给贾琏的,指甲是晴雯赠给宝玉的。多姑娘是晴雯的表嫂,晴雯是多姑娘的表妹。多姑娘轻薄淫荡,晴雯冰清玉洁,两个人送出去的定情信物也就生发出了比较意义。多姑娘又称灯姑娘,是贾府里头的厨子多官(多浑虫)的老婆。她美貌异常,轻浮无比,而丈夫又百事不管,整天喝的烂醉,所以宁、荣二府的浮浪子弟皆得入手。巧姐出痘,贾琏搬出外书房斋戒,便乘机找她前去偷情,两人在淫态浪言中海誓山盟,难舍难分。当巧姐出痘恢复正常,贾琏又搬回家中居住。“次日早上,凤姐往上屋去后,平儿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来”。这绺青丝就是多姑娘赠给贾琏的。从表面上看,多姑娘用自己身体上的东西,作为定情信物赠送给贾琏,其情感意义的表达要远过于那些用作定情信物的金属品、玉质品、丝织品。实际上他们的情感是空虚的,追求的是逢场作戏和生理需要,多姑娘的头发只能刺激贾琏的感官,引发他的性爱意识。与多姑娘截然相反,身为怡红院的大丫头的晴雯,尽心照顾着贾宝玉的夜食起居,她虽然也暗恋着宝玉,但始终是规规矩矩,没有丝毫的越轨行为。倒是经常叮嘱规劝宝玉要走正道的袭人与其服侍的小主人偷试了一番云雨情。只因为晴雯生得娇媚妖趫,又不甘低贱、不畏权势,被王夫人一帮人说成是将宝玉勾引坏了的“狐狸精”,将她逐出了大观园。当宝玉再看到晴雯时,她已经是气息奄奄。只到这时,晴雯才向宝玉表白了令人心酸的爱恋之情:“我今儿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说着,她强支病体,齐根咬下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又脱下一件旧红绫小袄儿,交到宝玉手里说“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晴雯心灵手巧,经常为宝玉缝补衣衫,因此她很珍视自己的指甲,养护的足有三寸之长,还经常用风仙花去染饰它,想必给宝玉也留有很深的印象,所以她在临终之前咬下指甲送给宝玉,作为念想之物。人们通常所说“十指连心”,齐根咬下指甲,难免使手指受伤。将带血的指甲连同贴身的红袄作为信物,足见晴雯爱宝玉爱的是刻骨铭心。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写晴雯咬下指甲赠给宝玉时,还让多姑娘在场,见证他们的爱情表白,见证他们原来是“各不相扰儿”。然而多姑娘并不为之动容和收敛,竟然对宝玉还动手动脚。相形之下,多姑娘的是何等的低贱,晴雯又是何等的高洁。

《红楼梦》中还写了小红的手帕,蒋玉函的汗巾,还有不知何人丢落的绣春囊。小红与贾芸的爱情故事是以帕子为线索,通过失帕、寻帕、梦帕、换帕等几个情节构成,写得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帕子既成为小红和贾芸的订情信物,也成了建构故事情节的纽带。蒋玉函与宝玉结为金兰,两人互换汗巾。宝玉赠给蒋玉函的松花汗巾原属袭人所有,而蒋玉函所赠的那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却又被宝玉悄悄地系到了袭人的身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贾府败落之后,蒋玉函娶袭人为妻,在陪嫁的箱子里竟然看到了那条猩红的汗巾,方才知道是袭人是宝玉的丫头。两条汗巾系着他们的姻缘,系着他们的命运。还有那神密的绣春囊更是掀起了贾府的轩然大波,由于它的出现,大观园管理者开展了一场清查扫黄活动,致使那些“不安分”的丫头们死的死、散的散。诸芳凋零,诸艳堪悲。从此,贾府也一蹶不振,日渐衰败,最后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曹雪芹不愧是文学巨匠,他创作的《红楼梦》既有泼墨写意,又有积墨皴染,更有工笔重彩。为了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他呕心沥血,精雕细刻,于细微处下工夫、传精神,设计了形式不同的定情信物以及其它物件。这些物件在故事情节中或为伏脉、或用对比,或成巧合,连结呼应,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我们透过这些小小的物件,可以看到作者所塑造人物的品格个性,情趣爱好。还领略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他们的情爱、姻缘关系,与家族的盛衰、社会的动荡都有密切的联系。一叶知秋,由微见著,是曹雪芹为《红楼梦》精心设计爱情信物的艺术效果。由此我们也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