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万钟与雨花石

(2007-10-17 07:51:29)
标签:

谈天说地

文化

分类: 文苑摘枝
   

   米万钟与雨花石

                                     

                                      

雨花石又称为玛瑙石,她色采斑斓,莹秀可爱,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尤物。然而南京雨花台所储藏的这类石子并不多,贩者多从六合灵岩山玛瑙涧一带挖掘,携至雨花台售卖。http://www.chinayhs.com/product/1.jpg

据《江宁府志》载:“灵岩山在六合县东十五里,山峦层耸,四面如一。玛瑙涧,雨后出石卵,所谓灵岩石也”。又据《六合县志》载:“玛瑙涧五色纹石。有云霞、草木、人物、鸟兽之状,甚至字画天然”.

历史上开始大规模开采灵岩山玛瑙石,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这和当时出任六合县令的米万钟有关。米万钟,字仲绍,号友石,是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后裔,官至太仆少卿。此人既善书画,又喜蓄石,时人称他无南宫之颠而有其癖。万历丙申,他在六合任县令,簿书之暇,觞咏灵岩山,见溪流中纹石累累,缤纷璀灿。“其色白如霏雪,紫若蒸霞,绿映远山之黛,黑洄瀚海之波。黄棕可荐于虞,赤文曾藏于禹穴。更有天成鱼鸟竹石,暨大士高真,如镜涵影,自然成文。”(姜绍书《韵石斋笔谈》)爱石成癖的米万钟从未见到过这样美丽的石子,不禁喜出望外,遂“具畚锸采之重渊”,择其佳者以白瓷盘贮水盛之,置于案头玩赏。传说 其中有一枚如“柿面扇”的石子,是他最珍爱的。有一天,他乘船到江对岸的燕子矶,随身带着这枚石子,在船上把玩,不慎失手坠落江中。第二年,他又乘船到了这儿,忽见江面上出现五色光芒,潆洄不散。他猜想这一定是那石子落水之处。于是命船工打捞,果然如愿以偿。在他临终的时候,还嘱咐家人将这枚石子,连同“七十二砚山”一起随葬。(见清人宋萦《筠廊偶笔》)。

县令所好,风行景从。一时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好事者络绎不绝。“于是负石者始众。”当地百姓靠山吃山,依山为市,“从旁结草棚,以市酒食。”又有市石者,“寸许石子,索价每以两许。”(见明人陈贞慧《秋园杂佩》)还有人将石子携至南京雨化台、桃叶渡等地出售。即如明人姜绍书《灵岩子石记》所谓:“此种出灵岩山之涧,山在六合,而聚于金陵。余屐齿每及雨花、桃叶间,博访其上乘者,贮之奚囊携归,以古铜盘挹水注之,日夕耽玩。”

由于雨花台地质条件于灵岩山一样,也可觅得同类的石子,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类玛瑙石通称为雨花石。即便是在六合县,人们也这样称谓。现六合县灵岩山下就建有“雨花石工艺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