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兰丛考》:纳兰性德制艺文

(2007-09-12 08:04:08)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瓣香兰馨
 

 

纳兰性德制艺文

 

有朋友在网络上发帖寻找纳兰性德科考文章。明清时期科考文章采用的是八股文,这是当时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试卷文体,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考试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某些章、节、语、句为命题,要求考生作文必须依经立义,因而又称这样的科考文章为制义文,也称制艺文,或时文等。

纳兰性德曾参加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乡试、康熙十二年癸丑科会试。其间,他在癸丑科会试后因患寒疾未能参加当年的殿试,三年后复又参加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会试和殿试,最终获得“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的功名。据法式善《清秘述闻》载: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乡试考题为《论语》中的“卫公孙朝”一章,《中庸》中的“修道之谓”一句,《孟子》中的“后稷教民”至“人育”。康熙十二年癸丑科会试考题为《大学》中的“所谓平天”一节,《论语》中的“樊迟问知”一章,《孟子》中的“孟子曰尽其心”一节。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会试考题为《论语》中的“子曰君子义以”一节,《中庸》中的“诚者天之”一节,《孟子》中的“人有恆言”至“在身”。如此,历经一次乡试、两次会试、一次殿试的纳兰性德应当作有多篇“制艺文”。

或问,纳兰性德制艺文有无流传焉?据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附《遗著考略》:民国时期存有旧抄本《梓里文萃》,收纳兰性德制艺文,抄本为东莞伦氏藏。东莞伦氏即伦明,字哲如,光绪朝举人,近世藏书家,有“续书楼”藏书达数百万卷,有志续修《四库全书》。但晚年对藏书疏于管理,于民国初年逐渐散佚。该抄本是否还存世,已不得为知。清杨钟羲《雪樵诗话》卷三,称嘉庆年间有名那竹汀者为“容若侍卫族曾孙”,尝辑《梓里文存》,“籍制义留姓字也”。该书为乡邦文献,所收文章的作者当是叶赫纳兰氏家族的及第者,年代“起至康熙之元,迄于嘉庆”。纳兰性德是叶赫那拉家族的文学领袖,他的制艺文不仅作得多,还得到阅卷官的称赞。尤其是殿试廷对,以数千言立就。徐乾学称其“条对凯切”,“敷事析理谙熟出老宿儒上”,令“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那竹汀辑《梓里文存》当列性德制艺为首选。

杨钟羲《雪樵诗话》还记载,《梓里文存》由那竹汀的儿子,光绪年间的小汀相国刊刻。笔者疑《梓里文存》和《梓里文萃》是同一种书,不仅有抄本,而且有刻本。书名一字之差,或抄误,或传误。那竹汀名清安, 叶赫纳喇氏,满州正白旗人,嘉庆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翰林院侍讲,累迁内阁学士。曾按事直隶土默特,有公正之誉,卒谥恭勤。小汀名全庆,道光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恪。 父子二人与纳兰性德是同宗同族,或许我们只有通过找到《梓里文存》(或《梓里文萃》)这条线索,才能看到纳兰性德的制艺文,惜研究纳兰性德的学者至今还没有发现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