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兰丛考》:性德与官氏的感情

(2007-09-06 07:46:08)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瓣香兰馨
 

性德与官氏的感情

 

纳兰性德原配夫人卢氏去世以后,继娶官氏,乃光禄大夫、少保、一等公官(瓜)尔佳颇尔喷之女。颇尔喷隶满洲正黄旗,曾任内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是纳兰性德的顶头上司,是他看好了性德,愿将女儿嫁其为继配,并得到了明珠同意。在纳兰性德所娶妻妾当中,官氏是道道地地的满族人。因此,有人依据纳兰性德在诗词中表现出来的尚南情结,他又始终思念着具有汉族血统的亡妻卢氏,后又在康熙二十三年迎娶江南女子沈宛为妾等一系列现象,认为性德继娶官氏是“政治婚姻”,他迫于无奈勉强为之,肯定会投下阴影,二人的情感生活并不和谐。

然而翻开《通志堂集》,见性德所写的出塞词中,有不少描写梦思家园、眷念爱妻之作。如《清平乐》:“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南乡子·柳沟晓发》:“灯影伴鸣梭,织女依然怨隔河。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凄切客中过,料抵秋闺一半多。一世疏狂应为著,横波。作过鸳鸯消得么。”这类出塞词在《通志堂集》中约有十多首。顾贞观《弹指词》中有一阕[南乡子]《捣衣和容若韵》,(见清人聂先《名家词钞》收录,有康熙“绿荫堂”刻本)词云:“鹤唳夜游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廊上月华清,廊下霜花结渐成。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人在回廊曲处迎。”

生动地描绘了纳兰性德妻子对远在塞外丈夫的思念。

考纳兰性德初任侍卫是在卢氏去世数月以后(康熙十六年秋),甲子(康熙二十三内年)扈从南巡途中娶沈宛后又未曾出塞(仅康熙二十四年二月有十数日扈驾到京畿的霸州、雄县、武清。),那么可以排除性德出塞诗词中思念家室之作是写卢氏和沈宛的。也不会单单是写他的另一侧室颜氏的,写官氏的概率则比较大。又性德共有子女七人。长子富哥出于颜氏;次子富尔敦出于卢氏;三子富森出于沈宛;官氏无子。女四人,因卢氏生子后即死去,沈宛生的是“遗腹子”,可排除四女出于她俩,其中必有为官氏所生,以此可证性德对官氏还是深有感情,并未因她出身于满洲贵族,又是“政治婚姻”而疏远她。

虽然纳兰性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尚南情结,倾慕汉族女子,尤其是江南佳丽。但他还是十分尊重本民族的女性,再加之继妻官氏能体谅他的亡妻之痛,给他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抚慰,赢得了他的眷念之情。至于后来性德又纳沈宛为妾,那是性德在才志得不到施展的状况下,生发出“饮醇近妇”的消极情绪,又在顾贞观等人对沈宛的才华丽质的描述中,似乎又看到了前妻卢氏那“南国素婵娟”的影子,[1]故而情感有所迁移。在一夫多妻制的封建社会里,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必作过多的苛求,何况纳兰性德又是性情中人呢。

注:

[1]见纳兰性德写的五言律诗《茉莉》:“南国素婵娟,春深别瘴烟”。卢氏虽是永平人,但自小跟随父亲卢兴祖生活在岭南,所以性德喻她为南国的“茉莉”。

《纳兰丛考》:性德与官氏的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