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瓣香兰馨 |
张纯修《语石轩词》
为了考订纳兰性德与张纯修的交游情况,笔者一直留意查找《语石轩词》,几经周折,终于在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聂先、曾王孙辑的《百名家词钞》(康熙金阊绿荫堂刊本)中看到了《语石轩词》。据聂晋人(先)写的词评说:“梁汾先生寄示《语石轩词》,开缄读之,逼似唐宋元音,字字珠玉,不啻陈琰琬于明堂望蒹葭于秋水也。因亟付之梓,与海内词坛共欣赏焉。”此词底本得自于纳兰性德的挚友顾贞观,底本应是稿本或钞本,付梓仅有二十首,显然是选刊。张纯修在扬州府江防同知任上曾辑纳兰《饮水诗词》并为其作序,落款题 “于广陵暑之语石轩”。知《语石轩词》亦结集于广陵,时在康熙二十三年纳兰性德去世之后。
在这二十首词中,标明与纳兰性德唱酬的有三首,即[菩萨蛮]《看杏花和容若韵》、[浣溪沙]《寄容若》、[点绛唇]《兰,和容若韵》。另有[浪淘沙]《别意》、[桃园忆故人]《本意》、[浣溪沙]《忆梦》、[点绛唇]《夜讌即事》、《独夜寄友人》等羁旅离愁,寄情怀友之作,显然也是写给纳兰容若的。这些词作,多数作于康熙十八年后。其时,清军刚刚收复一度被吴三桂、吴世璠占领的湖南,张纯修赴任江华县令,他离开繁华的京城,山一程、水一程的来到了饱受战火的江华,看到的是“败壁颓檐孤署冷,满目苍烟”,越发使他想起了在京城与纳兰性德交往的日子,离愁别恨顿生。如:
山无情,水无情,只向征途管送迎,依旧长短亭。拟行行,重行行,江浪滔滔第几程,□芦依旧青。——[长相思]《江行》
薄宦天涯冷署中,相思人隔万山重,泪痕和叶一林红。鹿鹿半生浑似水,飘飘两袖自清风,浮云遮莫蔽寒空。——[浣溪沙]《寄容若》
独倚寒窗,衙斋无处无残破;挑灯且坐,留影相伴我。郢调长吟,那博千人和。君知么?知心谁个,窗外峰如朵。——[点绛唇]《独夜寄友人》
从这些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纯修当时的心境。“楚国连烽火,深知作吏难”,纳兰性德对张纯修也颇多牵挂,他多次写信给张纯修,勉励他珍重加餐,“念古來名士多以百里起家者,愿足下勿薄一官,他日循吏传中,籍君姓名,增我光宠。”而张纯修也不负友人的嘱托,在江华任上,勤勉为政,著绩有声,得到上司傅腊塔等人的赏识,屡受擢拔,又先后任扬州府江防同知、江南庐州知府、广东督粮道等职。
纳兰性德与张纯修贵以诗词唱酬、书画鉴赏相交契,二人有共同的情趣和语言,才结为异姓兄弟。《语石轩词》存有与纳兰性德唱酬之作,就是很好的例证。
张纯修在与纳兰性德唱酬中研求律吕,辨识宫商,渐谙词风、词旨。清初大词人丁澎(药园)这样评价他说:“今晋人选一代名词,以老眼次第阅之,当首推张襄平独得其法。后人可奉为科律。何辽海之多才也。”
张纯修又有诗稿,诗人毛际可曾为之作序,称其五七言、近体诸作“独抒心灵,萧疏淡远,如云之出岫,如水之下峡,如野鹤之警露,如孤猿之吟秋。”(见《安序堂文钞》卷七)用以评价其词作一样适用,惜其诗稿未能刊印,也不见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