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瓣香兰馨 |
迎娶沈宛
纳兰性德有妻室四人,卢氏、官氏、颜氏以及沈宛。前三人有石证如山的墓志可考,惟沈宛仅见于康熙二十九年的《众香词》中所附的小传。因碑石不载,所以有学者持怀疑态度,认为沈宛“究竟是人是影?”还有待新的资料发现来确认。[1]
中华书局于2002年5月出版了由南京大学中文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收录了陈见鑨的《风入松》[贺成容若纳妾],就是一首可以确认为描写纳兰性德迎娶沈宛的词。词云:
词的上片写的是迎娶,下片写的是蜜月。沈宛是浙江湖州人,故称为南国佳人。以桃叶指代她,是因为桃叶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妾。王有诗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上片词中用此典,一方面表明纳兰性德娶的是妾,与《众香词》的编者将沈宛词列入“书集云队”(姬妾女观之作)中所显示出她的身份相合;另一方面说明纳兰性德迎娶这位南国佳人的方式是从江上用画船接过来的。
此前,纳兰性德曾数次写信给客居湖州的顾贞观,要他代为留意这位沈姓女子,欲与其悟对,“自隐于醇酒美人”。信中称这位女子是“天海风涛之人”,用李商隐《柳枝词序》中的典故,来借喻她善弄管弦,笔者以此推测她当时身份可能是歌妓,[2]而陈见鑨《风入松》下片中有“何人解唱比红儿,错落碎珠玑”句。红儿为唐李孝慕歌妓,善为音声,与罗虬相交往,虬曾作《比红儿》绝句百首。历数古代美人为比,言其皆不如红儿。词中以红儿指代沈宛,证实了笔者的推测。正因为沈宛是歌妓,只能嫁给纳兰公子为妾。由于是汉家女儿,又是妾的地位,虽然纳兰性德“迷离”她的美貌和才华,但终不能为相府门第的家族所容,嫁后不久,就落得个“枝分连理绝姻缘”的悲剧结局,[3]又回到了故乡,纳兰性德也因此在心灵上受到重大打击,这或许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
有学者认为,康熙二十三年九月,顾贞观携沈宛赴京。岁暮,性德纳沈宛为妾。[4]而据这首《风入松》词所描述的情景,纳兰性德迎娶沈宛当在二十三年十月扈从康熙皇帝南巡途中,迎娶的地点约在长江北岸某渡口。
词作者陈见鑨,字在田,号淮士。江苏常熟人,工诗词,著有《藕花词》。曾与名士沈荃、尤侗、徐乾学等唱酬,亦收录到《全清词》(顺康卷)中。
--------------------------
注释:
[1]金宝森:《试释纳兰性德的几个迷》载于《承德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2]见拙稿《容若、梁汾同游忍草庵考》载于《承德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3]沈宛词[朝玉阶]《秋月有感》句。据此可认定沈宛后被离异。
[4]冯统一、赵秀亭《纳兰成德行年录》附于《饮水词笺校》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