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

(2008-01-09 10:16:38)
标签:

国民党

文化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 
  2006年10月7日,丽江玉龙雪山。我们和台湾朋友愉快合影。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
  2005年4月27日,南京中山陵。连战动情地扬起双手表示谢意。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
  南京中山陵。如此热情的大陆民众欢迎场面,让连战和国民党人难以忘怀。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
  “连哥您好!”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

    2005年4月27日,南京阳光明媚。昨日的一场大雨过后,使原本就郁郁葱葱的中山陵陵园显得更加翠绿、清新。抬头望去,坐北朝南的中山陵,坐落在群山之间、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在清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宏伟壮观。

    作为随访的记者,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中山陵。可能因为时间尚早,游客三三两两,不算太多。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开始陆续进入陵园参观,原本寂静的陵园开始变得熙熙攘攘。游客中有不少是因为看了新闻报道,得知连主席要来拜谒中山陵的消息后,专门冲着连战的访问团来的。为了不影响市民和游客的参观,有关部门没有对参观现场实施暂时关闭或限制参观等举措,中山陵正常开放。

    早晨8点50分,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了。他们轻轻的脚步踏在陵墓前的青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回响,似乎是告诉沉睡在这里整整80年的中山先生,他的继任者来看望他了。这是时隔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回大陆拜谒党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连战及访问团成员一律着深色调正装。连战身着黑色西装,搭配深蓝色格纹领带。平日一向喜欢穿鲜亮衣服的连战夫人连方连夫人也换上深蓝色暗纹西服裙装,端庄肃穆又不失秀雅之气。

    伫立在进门处的“博爱”牌坊前,连战抬头仔细仰望着“博爱”牌坊,表情庄重肃然。此时,对“博爱”早已谙熟于心的他,在距离中山先生越来越近的时候,再来细细品味这两个字里蕴含的意味,对他来讲是多么的难得。

    从博爱牌坊开始,连战一行沿着墓道拾阶而上,缓步向上攀登。为迎接这批特殊的拜谒者,中山陵特别打开了平日很少开启的中间大门。从牌坊一直到中山陵祭堂,共有392级台阶、8个平台。据说这是象征着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时,中国有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

    连战一边走、一边仔细聆听陪同人员的介绍。每走到一处平台,他都要停下来,或举目远眺,或定睛观看陵园周围的景色和建筑。这里的一切对连战来说虽然有些陌生,但又是那样地倍感亲切。

    “国民党访问团来啦!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啦!”很快,这一爆炸性的新闻便一传十、十传百地在中山陵迅速传播起来。开始时,有些游客似乎还不太相信,纷纷四处打听、核实。“什么人来了?”“是台湾的什么人来访问?”“真是国民党来了吗?”

    两位操外地口音的妇女看我背着相机、行色匆匆的样子,一把拉住我问:“记者同志,那群人里真有国民党主席吗?”看到我点点头,她俩显得兴奋异常,欢快地向人多的地方跑去。

    在彼此隔绝了半个世纪之后,终于能够在大陆、在南京、在自己的家门口,看见这些从小就知道、但始终没有见过面的国民党人,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国民党”三个字,对于大陆民众来说,既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人们熟悉的是当年那段“残酷战斗”的历史,是他们在广播、电视、电影里看过太多的关于国民党的事情。陌生的是大陆民众毕竟半个多世纪没有亲眼近距离地观看国民党人和国民党的领袖。

    自从1949年以后,国民党代表团第一次整体亮相,使成千上万的大陆民众充满了好奇。中国人喜欢看热闹。但当时人们除了看热闹之外,似乎还想亲眼重新认识、了解、证实自己过去的既有的印象和想法。

    但是现实中“国民党到底是什么样!”对于人们仍然显得十分神秘。然而,大多数人清楚,眼前这批国民党人,并非当年那些国民党人。这批国民党人是为海峡两岸和平而来、为谋求两岸共同愿景和希望而来。

    此刻,人们内心深处的热情、期待、探究、好奇之情,一下子爆发出来。人们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迅速地汇集过来。他们跑着、追着、欢呼着、高喊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汇聚在连战访问团的周围。很多人因为看不见,急得纷纷爬上周围建筑物的平台或栏杆。许多家长让孩子高高地骑在脖子上,一些男士索性抱起自己的女友。

    一时间,哪里有连战、哪里就有无数的民众、游客和众多的记者。转眼间,连战一行的身影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人们的热情像海洋一样涌向中山陵、涌向连战和他带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的成员们。人们喊出:“欢迎国民党访问团!”“连主席,你好!”“两岸要和平!”

    面对人们的热情和呼喊,连战一行激动不已。他们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向民众热烈的招手致意。那一刻,他们更像久别重逢的朋友重新相聚在一起……

    人们不由自主地随着连战的脚步,攀行在中山陵墓道的台阶上,长长的人流逐渐演变成一条长长的巨龙,在绿树掩映的陵园墓道上缓缓地向上攀行。如果当时能够从空中俯瞰的话,那情景一定是“蔚为壮观”。

    “国民党人原来长这样!”有人说。

    “跟过去说的国民党不一样。”人们在议论。

    “国民党也是普通人。”另一个人说。

    随后,欢迎的人群中打出了“连哥你好!”的横幅。

摘自《随访连战的日子》,20081月第二次印刷。文章略有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