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給提問人的答案(427)

(2025-02-13 13:54:39)
标签:

佛理

心性

修行

無為大道

傳統文化

分类: 問答类:
    有網友問:
    愛恨更多的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強調博愛,不要有恨,也好理解。但人世間真的就沒有善惡之分了嗎?那人間自有公道又怎麼理解,難道
    就只有借死後或來生來慰藉嗎?感博主佛法造詣精深才用發問的形式,道出我心中不解的謎團。

    答曰:
    佛法提倡慈悲,慈悲是從清淨心裏自然體現出來的,慈悲是自性自然之性德。慈悲不是愛恨之愛,愛是有偏私的,有取捨,而慈悲卻沒有偏私和取捨,如佛悲憫眾生,毫無偏私,象陽光一樣普照萬物,象大地一樣承載萬物,一切九法界眾生,佛無不悲憫普度,上至菩薩阿羅漢,下至六道中一切蜎飛蠕動地域眾生,佛皆平等普度。至於世間公平之說,此乃所受之果報是也,菩薩怕因,凡夫怕果,菩薩明瞭因果不爽,不造因;凡夫卻不怕,大造惡因,果報來了喊天怨地,怨老天不公。此種情況不是死後能慰藉,死後便墮入三惡道受苦,因無明怨氣嗔恨而死,不受惡報誰受!那該怎麼辦?就從現在當下這個心開始糾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後就不會受惡報。是修行人,當下熄心滅念,清淨心現前,便跳出六道輪回,這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脫生死了。修行的法門很多。念佛人,老實念佛。參禪人,熄心滅念。修道人,凝神坐忘,統萬物而歸於一。方法雖多,實則一回事也,念佛法門最高最捷最容易最方便,朋友擇之 。


                                                                                                               中和道人於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