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遊于匡[1],宋人圍之數匝[2],而弦歌不惙[3]。子路入見[4],曰:“何夫子之娛也[5]?”
孔子曰:“來,吾語女[6]。我諱窮久矣[7],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8],而不得,時也[9];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10];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11]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12],處矣[13]!吾命有所制矣[114]!”
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爲陽虎也[15],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注釋】
[1]匡:
地名,位于宋、衛、鄭三國之間。
[2]宋人:當作“衛人”。匝:環繞一周為一匝。
[3]惙(音綽):憂愁。
[4]子路:孔子的弟子。
[5]娛: 娛樂。
[6]女:通汝,即汝。
[7]諱窮:忌諱窮困。
[8]通:通達。
[9]時:時運。
[10]知:智慧。
[11]兕(音四):雌的犀牛
[12]由:即子路。
[13]處矣:安然處之吧。
[14]制:制約,限制。
[15]陽虎:魯國貴族季孫氏的家臣,曾專魯政三年。
【譯文】
孔子遊于衛國匡地,衛國人把他包圍了數層。而孔子卻照樣彈琴唱歌,一點不憂愁。子路進來見孔子說:“先生爲什麽還在這麼高興地娛樂呢?”
孔子說:“過來,我告訴你。我忌諱窮困很久了。然而卻不能改變,這是命啊!我追求通達也很久了,而沒成功,這是時運如此啊;在堯、舜時期,天下無困苦之人,並非是因爲他們有超人的智慧而帶來的。桀、紂時期天下沒有智慧通達之人,並非是智慧低下,這些都是時勢造成的。在水面行走不躲避蛟龍者,是漁夫的勇敢;陸行不躲避兕虎者,是獵人之勇敢;刃劍架於項前,視死若生者,是壯烈志士之勇敢;明白窮困是命運之安排,明白智慧通達是時勢所成,臨大難而不懼怕者,是聖人的勇敢。子路,安然處之吧!我是被我的命運制約著的啊!”
沒多久,率兵的首領走進來,辭謝說:“我們以爲先生是陽虎,因而包圍起來;現在先生既然不是陽虎,請告辭撤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