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地[1]
【原文】
天地雖大[2],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衆[3],其主君也。君源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4],無爲也,天德而已矣。
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5],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4],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5],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6],無欲而天下足,無爲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7]。《記》曰[8]:“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
【注釋】
[1]天地:此天地作爲這篇文章的總標題,是指人心之天地,並非是天上地下這個天地,因為外部世界之宇宙天地無不是通過內心世界的自我思維甄別、篩選、過濾、從而認知的已不客觀的自我思維概念,這自我思維概念就是我們說的人心之天地,這是指內心之境界。俗話說:心裏乾坤大,就這個意思。佛家有語: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內心這個天地是道之府藏,修行人稱之爲道場。如果離開自心到外面求道,等於用沙煮飯,無有是處。所以用此天地二字來做標題,那此篇文章應該講的是人的內心世界,如何息滅妄念,恢復原始本心。
[2]天地:此文中開頭第一個辭——天地,與標題“天地”有所不同,這裏的天地是指天上地下這個天地間,文章開頭用這個天地間導引人們進入人的內心世界這個天地。
[3]
人卒:指普通百姓,也泛指整個人類。
[4]
玄古:指沒有任何記載或只有傳說的遠古甚至上古時期。
[5]言:思想言論。正:不偏不依,得當之意。
[4]分:差別,分別。
[5]兼:歸屬。
[6]畜:養育。
[7]淵靜:指心裏清淨,象淵池的水一樣平靜。
[8]《記》:書名,傳有老子所著之說,無可考。
【譯文】
天地雖大,萬物的生死轉化卻是均衡的;萬物雖多,其本卻統於一道;人民雖然衆多,其主只一個君王。君王基於德而成就於因緣,所以說:恒古之君王治天下,無爲而治;心順應自然而已。
以道的角度觀察能力,天下的官吏都在盡職圖治,以道的角度遍觀於天下,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因緣相續,前因後果齊備。所以,能夠通達明瞭自心這個天地者,德也;以此一心行於萬物者,道也;從上而下治理於人者,事也;具備特殊的藝能者,技術也。技術出之於事,事出之於義,義出之於德,德出之於道,道出之於自然。所以說:古時養育天下民衆的君王,無欲望,而民衆也都知足,心無爲而萬物自然演化,心象深淵一樣的平靜而百姓自然安定。《記》書說:“通達於道而萬事皆無,自心清淨無所求而鬼神皆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