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給提問人的答案(363)

(2022-08-20 13:02:32)
标签:

佛理

心性

修行

傳統文化

無為大道

分类: 問答类:
      有網友問:
      德是什麼?需要去做還是需要去想?

      答曰:
      德乃自性本具之德能,是自性之體、相、用的表相,因為相與用就通過德來體現的,也稱功德。功是功用,德體現在智慧與能力。這只有清淨心才能體現出來,若心不清淨心本具的智慧德能則被掩蓋,不能顯現出來,若去想功德這是妄念,心生妄念心就杂乱不清淨了,自性之德能自然就顯現不出來。功德不是外來的,是你自性本體的能與力。唯以清淨心能顯現,若去想功德,去貪功德,去尋功德,自性的功德不能顯,哪裡會有功德來啊!功德不可思議,不可攀求,此乃自性本具之智慧德能,具有神通無礙,玄之又玄是也。

     《管子·心術上》:“德者道之舍。”意思是說德是道的載體。實際上德和道是一體的兩種說法。道是體,德是相,無爲是用,三者構成體相用之三位一體的關係。比如太陽本體爲道,它的光熱它的整個內外部的能量、質量,以及它的形體,甚至功用,對宇宙太空的作用,對地球萬物生靈的影響就是德。道和德是一個體的兩種不同用法和不同名稱,無爲是道和德的體現。道和德乃是一體的,德者德能,有道即有德,失道及失德;有德即有道,道是清淨心,也就是說只有具備清淨心的人才能是有德之人。所以古時候的修行人稱得道之人爲大德,而沒有得道之人是不配稱德的。凡得道之人,他的智慧德能一併具有,最起碼他的見惑和思惑斷了,在這世間再也沒有什麽見思煩惱來障礙他了。這就是德的體現。

      儒家也講德,儒家之德就是世人理解的道德品質之德,是以善為標準規範人思想行為而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意識,或以此来定义的一种品质概念。這就是世人所理解的德,或稱道德。儒家之德乃世間法,是六道輪迴之法,在世間雖然屬於善法,但也在因果範疇之內。因为儒家的这种德或道德是思维意识中的行為規範,離開思維意識,儒家這德(道德)是不存在的。

      儒家之德是屬於思維意識上的東西,而佛家的德是自性本具,離心意識的。 


                                                                                                                中和道人於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