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宓卓酒圈网创始人
宓卓酒圈网创始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76,478
  • 关注人气:3,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清华大学一年花掉233亿不是件好事

(2017-05-08 23:09:35)
标签:

宓卓

分类: 葡萄酒新闻

   2017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7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2017年预算开支,清华大学以233亿人民币高居榜首,北京大学以193.45亿紧随其后,浙江大学150.47亿位居第三,上海交大140.77亿元位居第四,前四名相加高达717亿元。排名靠后的中央音乐学院2017年只有4.20亿元。要知道,有4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2016-17年预算只有16亿英镑,私立的耶鲁大学2014年用掉了21.5亿美元,公立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2年只用掉了13亿美元,前者是历届美国总统的母校,后者诞生过90位诺贝尔奖相关得主。

    我们的问题在于,这四所大学的717亿元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要给清华233亿元而不是133亿或者33亿人民币?谁给了教育部这么大权力,有没有监督?高校盘子做大了,将来要过穷日子时怎么办,教职工会不会闹事?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清华要用掉233亿,中央音乐学院却只能用掉4.2亿,而不是相反,这个决策过程透明么?

 

     砸钱办大事,集中精力办大事,成为中国近期一个潮流,大字头的项目层出不穷,但是鲜有成功的案例。西部大开发、电动车补贴等等在花去了大把银子之后,纷纷无疾而终,中超是具备了所有砸钱赶超特色的一个最典型例子。为国内一流大学砸钱借重的名义是所谓“双创”,办大学和中超不同之处在于,中超是准市场化运作,砸的是俱乐部和俱乐部背后的老板自己的钱,高薪球员和教练要缴纳高额的所得税,里皮每年在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曾经高达千万级别人民币。教育部部属大学,纯粹为体制内事业单位。以清华为例,2015年清华共有教职工12252人,其中3414人为教师,职工人数为8838人,人均花掉200万,吓死人!不论这种人员配比是否合理,所有1万2千人都要吃财政饭。在双创名义下吹起的泡泡,不止今天的233亿元来自全体纳税人,今后这1万2千多人人吃马喂,一直需要纳税人供养。

     一流大学建立在一流的人文精神和科研精神之上,从来都不是用钱能砸出来的。天朝家底厚实以后,误以为老子有钱,没有砸钱办不成的事,部委的老爷们太有钱或者太有权绝不是一件好事。一朝权柄在手,随即为权力编织美丽的花环,没钱时还好,有钱时绝不会甘于寂寞。双创就是教育部和三四所大学的老爷们合谋的一个美丽的花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一定比中央美院和中央音乐学院重要?真正要命的是,这700多亿人民币不是哪个人的钱,花起来并不心疼。纵然你有1000个理由让清华一年用掉233亿,我也有1000个理由反对双创,问题在于,为何如此胆大?我们理解领导们赶超世界一流的迫切心情,一流的大学有赖于大师,而大师恰恰不是钱能买来的。你可以盖起漂亮的校舍,缺乏大师的学校只是徒有其表。

     改革到了攻坚阶段,你不去主动破除藩篱,藩篱便会无限制滋生将你团团困住。教改,医改失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换言之,所有问题都是体制问题。虽然中央地方分税从以前的中央七,地方三,变更为基本五五对开。问题是凭什么中央就一定比地方善于花钱呢,按道理距离越近,监督效率越高的规律。教育部一定比地方善于管理浙大、交大么?中央把税收大头抽走,逼得地方不得不高价卖地。中央抽税太重,政府花钱无节制,央企无限制生长是当今体制造成的症结。为什么中央地方不能三七分账,中央三,地方七呢?地方拿走财税大头,是美国联邦制的特色之一。

 

为什么清华大学一年花掉233亿不是件好事

 

为什么清华大学一年花掉233亿不是件好事



 


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