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现实,“孔乙己”的长衫该脱就得脱(附图)

(2023-04-24 00:17:00)
标签:

孔乙己

就业

分类: 时事热评

最近,关于“孔乙己”脱长衫的讨论遍及网上和坊间,类似《孔乙己的长衫到底要不要脱下》的帖子各抒己见。尤其,一句“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的独白,切中了不少年轻人的无奈与焦虑。面对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现实,大有讨论的必要!

古往今来,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且不易解决的难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更没例外。面对“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今年北京高校毕业生约28.5万人,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的现实,尽管在教育部《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下举国上下多部门、多方式、多渠道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个人还是以面对现实,积极就业为好。

第一,社会对新增劳动者的需求多元化,大学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定位。因为,即使群体生产力水平再提高或再降低,而个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不会有多大变化,该干什么工作还得去干什么工作。

第二,社会发展越快,教育越显滞后;因此,大学生应该接受学什么专业,不一定从事相应工作的现实。现实中,有人在为找不到心仪工作而无奈的同时,一些单位正为招不到可胜任的专业人员而着急。“华为”研发团队中国外科学家占比为20-30%,大约是400-600人左右”就是很好地佐证。

第三,“孔乙己”脱不脱长衫由是否自食其力决定。上大学不能成为禁锢选择工作的枷锁。当岗位要求高于人才规格,往往需要重新选择人员上岗;当人才规格高于岗位要求,往往出现“跳槽”现象。再有,人一生往往从事几个行业的工作实属正常,这就必须接受终身学习的任务。因此,大学生初入某个行业或单位,往往是暂时的。

第四,须正确理解“工作”的概念。在人们的习惯意识中,只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大单位才算工作;因此,如今谈恋爱仍把“稳定的”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其实,“工作”与职业有很大区别,“工作”是指“挣钱谋生的手段”具有短期性,如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如今,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些“孔乙己”已经开始脱下长衫。网上关于博士送快递、大学生做保姆、当保安,尤其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给大学生择业做出榜样。

至此,我要告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3句话:第一句话:自食其力、养家糊口重于“穿长衫,无论做什么,都是靠劳动吃饭不丢人。第二句话:就业是在接受劳动力市场的选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历与能否找到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具有博士学位,遇到招瓦工、架子工,甚至保安、保洁工也不一定要你。第三,任何一个行业对人员需求都是有限的。同一竞争群体内,不在名额多少,一般情况下而在于你的排序位置是否在名额数之内;因此,没必要怨天尤人。

最后,让我想起有关专家的观点:“社会的首要任务不是帮助年轻人‘端正对劳动的认识’,而是竭尽努力创造更多工作,尤其是创造更多年轻人喜欢干、收入又相对理想的工作,从根本上缓解就业之难。”对此,我完全同意,举双手赞成!但请问专家:在大学基本普及地区,那些年轻人不喜欢的、收入相对不理想的工作,谁去干?大学生找不到心怡的工作,怎么办??靠什么生活???不要专挑大学生爱听的讲,促进他们面对现实,尽快就业、自食其力才是当务之急!面对现实,“孔乙己”的长衫该脱就得脱(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