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说儿时心中的抗日小英雄(附图)

标签:
悼念英雄 |
分类: 时事热评 |
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从《山海经》中记载的大禹治水,到今天袁隆平等逝去的英雄,那些抗击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在人们心中有着不一般的位置,每到清明节人们便不由得想起了他们。
60年代初,我上小学二年级,学校给我们树立的小英雄榜样有抗日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有保护集体利益的刘文学,还有保护集体羊群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等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我之所以对王二小印象最深,源于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歌唱出他的英雄事迹。虽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今天仍耳熟能详:“九月十六那天早晨,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包围圈......。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在山间。干部和老百姓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记得当初我们班以这首歌的小合唱参加学校演出,包括我在内一些同学唱到动情处眼泪情不自禁地往外流......。
自此,王二小面对日本鬼子表现出来的勇敢、胆量和机智,以及为了保护干部和乡亲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王二小”,就会出现安徽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电影《二小放牛郎》、动漫视频和连环画等材料;而且,王二小的故事曾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一代青少年的偶像。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但是,前些年有所谓专家主张将“王二小”的故事从小学语文课本删掉,理由是“一个十几岁的放牛娃杀日本鬼子不人道”,另有“教材不能思想教育化”......。人们不会忘记,在抗日战争中,有很多未成年走上战场,承担起不该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责任。王二小是中华民族不愿被奴役而被迫奋起反抗的青少年典型。他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他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精神!有关资料表明:被删除的还有《狼牙山五壮士》、《草原英雄小姐妹》《小英雄雨来》《救火小英雄赖宁》等孩子心中的小英雄。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删掉反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所谓权威(为了帖子通过审核这里不点其名)竟然明目张胆骄傲说什么“我主张将《天路》的歌词放进修订后的小学二年级的课文,另外一个在旁人看来大逆不道的举动是,将周杰伦的《蜗牛》歌词也放进课文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思来想去还是和现在的总体形势不和。”岂有此理?!(2016年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出现)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再次把放弃的语文等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权收回,这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举措。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窃认为:其意义在提醒人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英雄的崇高而伟大的精神,给人们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以时间。这些英雄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并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适逢清明节之际,写下上面的文字,以示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