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实年度任务,正确理解教育公平(附图)

(2022-03-22 13:12:08)
标签:

职业教育

分流

教育

分类: 时事热评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作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的重要一项;强调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纵观2013—2022十年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公平全部作为年度重点任务。除去2013年在行文中强调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外,其它9次都把教育公平写在教育任务的段首第一句。那么,如何理解教育公平呢?窃认为:应该用尽可能简单、形象、易懂的语言去统一思想,去认识教育、设计教育、实施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实现教育公平

其一,公平是相对而言。世间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因此,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公平!所谓公平,应该是指特定环境下、同一标准下的平等。犹如足球比赛,不计个子高矮、体质强弱,经验多少、状态如何,踢什么位置......,即使自摆乌龙,只要在不犯规的情况下把球踢进球门也给攻门一方计分。

其二,教育公平是有标准的。第一,机会均等。中、高考录取之所以被大家普遍认可,正是因为给了每个应届毕业生平等竞争的机会。第二,办学条件相同。即: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课时安排等项符合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就基于此。至于教师之间年龄、教龄、学历、水平等存在的差异则无法掌控,何况还有干部任期、教师流动等现实问题。第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健康而个性发展的需要。目前已经建立的盲人学校、聋哑学校、体育运动学校、音乐和美术等学校就是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人们离开这些基本认识,则很容易产生误解、矛盾,进而会干扰完善教育结构,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其三,教育公平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如何为学习文化课能力最弱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以及接受不同学生在学习成果上的差别是落实教育公平的两大任务。目前,为扼制一味追求而逼迫学生不得不耗资、耗时,耗费快乐、耗费童年到校外机构补课而实施双减,顺民心、遂民意,虽然暂时出现某些问题,但大方向是正确的。然而,面对那些动手能力较强、学习文化课能力较差者陪太子读书的现象,目前依然没有拿出有效的措施......

我们说:作为中国公民的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定义务,决没有半点商量余地。但是,为不同智能类型、不同生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内容,以及学校和家长接受孩子在学习效果上的差异,应该成为落实教育公平的两大重点任务。

 落实年度任务,正确理解教育公平(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