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西施山遗址公园

(2013-10-21 05:01:24)
标签:

绍兴

西施

遗址

公园

杂谈

分类: 绍兴人说绍兴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沉鱼”西施,是浙江诸暨人,据说真名叫“施夷光”。她在绍兴有一处著名的遗迹,就是她在出使吴国前,到“越国京城”绍兴接受培训教习的处所“西施山”-----此山早已夷为平地,而且大约也就一个小山堆而已,但名称遗址一直留存了下来。如果给它起个现代名字,可以叫“皇宫美女专修学院”。

     今天这组照片就是让大家一瞥绍兴的这个新建的古话题公园----“西施山遗址公园”。

     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一日公布的绍兴文保单位“西施山遗址”,在绍兴城东北一隅,古称“土城山”,后盛名“西施山”,亦称“美人宫”,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遗址。《越绝书》云:“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相传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发愤图强,决心复仇,勾践和文种、范蠡曾经谋划过许多攻吴计策,其中一策,就是把美女送给吴王夫差,用色相“以惑其政,以乱其谋”。这美女最出名的便是西施(同习同行的还有一位美女叫郑旦)。因为西施出生在诸暨苎萝山普通农桑之家,越王恐她虽然特别漂亮,但行事起来却土老冒得掉渣,于是把西施和郑旦美女召来,专门为她们筑起宫台训练,“饰以罗彀,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哈哈,为此竟学习了三年的歌舞、步履、礼仪和器乐,训练有素“大专”毕业后,范蠡亲自送西施和郑旦“出征”吴国王宫(因郑旦死得早,她自然没有西施出名,但传说郑旦甚至比西施还漂亮,乖乖隆地咚)。

    西施山是传说西施习艺的宫台遗址。我曾经工作过的绍兴钢铁厂就建在这个遗址上,当时说,82立方的二号高炉的炉基就是西施山美人宫所在地。建厂前民工挖地,曾挖出许多战国时期的遗留,一九五九年开挖附近“新开河”时,又发现许多青铜器和铁器,其中青铜器有犁形器、锄,缨、刀,剑和矛等,铁器有锄和镰刀等。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绍钢职工在西施山挖掘防空洞,又发现有铜剑、铜矛、铁矛以及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和黑皮陶。这说明,西施山一带的确是重要的越国遗址-----越国曾经是以铸造青铜剑驰名天下呵。这个遗址公园,大体就建在这块遗址上,我观察了一下,似乎稍偏北了点;周五百九十步,毛估估约400米周长,喵喵大体也差不多。只是整个园内,没有一件西施的遗留实物,好像比呼市的“昭君博物馆”还羞愧点,因为据说昭君墓里还有一双王昭君穿过的绣花鞋呀,而西施的遗物愣是一点没有,但细细想来也就释然:西施比王昭君年长一千六七百岁,哪还会有鞋呀袜呀留存?哈哈,想都不用想。而当年出土的那些越国旧器物,我瞧着也许以后会有所安排,因为那儿好像有一大间正屋子还空着,展出这些越国遗存是最靠谱的了。

    记得鲁迅曾经说过这样的意思;阿房宫里有许多点灯点得非常好的宫人,却谁也没出名;项羽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却大大地出了名。点灯的不如放火的,这世界,有时也是很难以是非入理的。我想这个西施山也差不多:教习西施的老师们,没一个留下名姓,而两位学生却大大地出名。呵呵,想着韩愈的一句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西施山其实连小土包都已经荡然无存了。绍兴钢铁厂也于2003年灰飞烟灭。有着浩浩 1400亩土地的绍钢原址上,现在已经建起了迪荡新城,那林立的高楼大厦,俨然已是一副大都市的派头了。据说心气很高的上海客人走一遍迪荡新城,也点头表示这里与上海最繁华地段已经不相上下。就是在这样的一块很现代化了的地方,政府主事者们还算没忘记这“西施山遗址”,在寸土寸金的迪荡新城中,留出了不小的两块土地,兴建了“西施山遗址公园”和“绍钢纪念公园”。两个公园隔街相望,一个纪念古代的为国捐色的美女,一个纪念绍兴现代工业的最大涅槃者(绍钢纪念公园,我早间已经有博文介绍过,恕不赘言),也算是做了一件有历史纵深感的好事。

    靠小瓦片相机拍的照片自然等而下之。就凑合着看吧。

  

http://s16/mw690/4e4825d4gx6DpBw3jEX3f&690
                       公园进门直观是这样滴。
http://s9/mw690/4e4825d4gx6DpBvKgxG08&690

http://s13/mw690/4e4825d4gx6DpBvqdQw2c&690

                         明代大文豪徐谓的《西施山记》刻上了墙。

http://s8/mw690/4e4825d4gx6DpBxJpjNf7&690

                 公园里的浮雕墙。内容大都是西施在学艺的场面。
http://s5/mw690/4e4825d4gx6DpBwtrIo64&690

http://s4/mw690/4e4825d4gx6DpBxkjgDe3&690

http://s11/mw690/4e4825d4gx6DpBy3yfo6a&690

 


http://s15/mw690/4e4825d4gx6DpBx1hb81e&690
              “浣纱”在这儿其实只是个符号,表示与西施有关,因为西施可不是在这儿浣纱的。
http://s10/mw690/4e4825d4gx6DpByq72h19&690

   http://s15/mw690/4e4825d4gx6DpByWYwe2e&690      西施的塑像。到底西施的形象怎么样,大家谁也没见过,也不可能有照片传下,只是意会而已,反正现代人认为怎么美  就怎么塑。到底美不美,我也不知道。你说呢?
http://s15/mw690/4e4825d4gx6DpByH9O62e&690

http://s4/mw690/4e4825d4gx6DpBzLonV03&690
               我估计这地方,今后是展出西施山遗址出土文物的地方,现在空着。
           http://s2/mw690/4e4825d4gx6DpCdeI4F31&690

         附录: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谓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

    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而今变而且迁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http://s14/mw690/4e4825d4gx6DpBAE30h3d&690
                       这是另一幅浮雕墙的作品。好像在说铸剑、制陶之类的事。
http://s12/mw690/4e4825d4gx6DpBKcx515b&690
                        高楼丛中之遗址公园,亦不易矣!
http://s3/mw690/4e4825d4gx6DpBJ5M0Wc2&690
                 以下为公园中的系列雕塑小品,显示的都是西施习艺的场景。
http://s10/mw690/4e4825d4gx6DpBIG5NTb9&690
                         不知是不是南郭先生吹的那种竽?
http://s13/mw690/4e4825d4gx6DpBIgmKgec&690
                         也不知弹的是什么琴?看着像小小竹排。。。
http://s14/mw690/4e4825d4gx6DpBHPmzP3d&690
                          看到此景,想到了蔺相如令秦王击瓦罐之轶事。
http://s2/mw690/4e4825d4gx6DpBHgJrja1&690
                          好像在吹埙。
http://s7/mw690/4e4825d4gx6DpBGKgWqb6&690
                      
http://s6/mw690/4e4825d4gx6DpBBvqpT25&690

http://s6/mw690/4e4825d4gx6DpBC6wxDf5&690
                         编钟还一只一只敲吗?不知是不是。
http://s14/mw690/4e4825d4gx6DpBCEr3T9d&690

http://s11/mw690/4e4825d4gx6DpBzwyq62a&690
              就这么多,完了,谢谢大家,休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