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与世长辞,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终结,随着女王的辞世,“日不落帝国”从鼎盛时期的辉煌逐渐走向“日薄西山”。在这兴衰交替的历史长河中,英国的基金业在缓慢却也稳健的步伐中续写着自己的百年历史。
1921年,英国税法规定养老金信托免除收入所得税,极大地促进了投资信托在英国的发展。1927年,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第一个集合养老金计划,该计划可以提供比雇主自己设计的公司养老金计划更广泛的保障和相对低廉的管理费用,因此,受到了公司雇主的热烈追捧,基金行业的规模实现第一次飞跃。
1931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以单位净值出售的基金,它成为现代投资信托基金的里程碑,标志着英国基金业开始走向成熟。1943年,在“二战”的血雨腥风中,“海外政府信托契约”成立,该基金规定基金公司以净资产价值赎回基金单位,还在契约中明确了灵活的投资组合方式,标志着英国现代证券投资基金的开端。
英国的基金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两种形式,开放式基金多采取单位信托的方式,由大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集团等管理;而封闭式基金则以投资信托公司股份的形式向公众募资。自60年代开始,开放式基金规模开始迅速发展,1965年时,开放式基金总规模仅为封闭式基金的1/6,而到了1987年,其规模已超过封闭式基金。
20世纪末,英国基金业迎来又一重要转折点。1997年,英国颁布《开放式投资公司法》,开放式基金第一次采取单位信托和公司的混合形式:投资人可以随时要求回赎,投资人作为公司股东与授权董事和托管人之间存在类似单位信托的诚信义务。同年6月,第一只具有单位信托和公司双重模式的——“全球资产管理”
(Global Asset
Management)获得批准,该基金模式类似伞型基金,拥有不同风险级别的股份,。投资者可以在这些子公司内的投资组合中选择对象进行交换,从而灵活地进行组合投资,也可以支付不同的基金价格购买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股份。这种双向灵活性的投资形式由于能够很好地反映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不仅丰富了基金业的服务品种,也使其成为投资者的拥趸。虽然开放式基金出现的较为迟缓,但一经出现,其发展也较为迅速,远远超过了庞大的封闭式基金的规模,并且这种趋势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每年还在逐步加大。
与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显著不同的是,英国投资者把共同基金主要视为长期的投资工具,因此更倾向于投资股票基金,1999年年底股票基金的资产价值占英国基金的84%左右,债券基金占8%左右,余下的为混合型基金或平衡型基金。英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管理的资产不到总额的1%,主要原因在于英国银行和住房互助协会对小额储蓄存款利息不限制,证券市场交易活跃,故很少有投资者将资金栖身于货币市场基金。2008年底,英国基金资产总规模超过3.4万亿英镑,其中41%为股票型基金,39%为混合型基金,包括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等在内的货币工具总体规模仅占全部基金资产的11%。
此文为《资本改变世界
投资改变生活——基金业百年传奇之旅》专栏之十九,该专栏已在《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刊登连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