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加坡福利社会懒惰名著中国 |
分类: 本地风情 |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华人社会都是以一个即没有先进科技作为后盾、也没有自身力量可以依赖,只有仰仗勤劳刻苦而赖以在世界各地生存的民族。这种经历使得他们深深的懂得生活的艰难。也正因如此,华人对危害生存的懒惰既充满着憎恶也充满着恐惧。
我们知道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在世界上属于屈指可数的康康小富邦。国民人均收入全球第四,绝对堪称土豪。 一些不太熟悉情况的外国人还以为新加坡是一个福利社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失业、就医、教育、养老等问题依然时时威胁着新加坡人。
尽管以新加坡的自身条件而言,足以媲美大多数福利国家,而新加坡不搞福利社会,是因为不能搞、还是不想搞? 这个问题我曾经有过一些零碎思考,但由于觉得牵涉的面太广,谈起来颇为复杂,我也没有多少信心可以说得完整,所以只能讲到哪里算哪里,边写边改。
简单的讲,阻碍福利制实施有一种最普遍的说法,就是福利社会有造成民众懒惰的弊端。而这种担忧也并非仅仅来自执政者。
我们知道,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有着一定的民意配合的。在古代,虽然饱受帝制社会的压迫,但因为中国人灵魂深处对皇权的由衷热爱和无比崇敬,使得帝制社会在中华民族畅行几千年也未曾被毁。
而所谓民意,也并非就是那些口中念叨出来的,也包括了民众没念叨但实际存在的潜意识,也就是一种普遍俗约。在新加坡对实施福利制度的担忧不仅来自政府,而且也来自为数不少的民众。在一个民众认可勤肯耐劳为巨大荣耀的社会中,懒惰是一条不可想象的死路。
究其原因,这和民族发展历史有关,中国及亚洲各国基本上在近几千年的时间里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基本和现代科技完全不沾边。到了近代,通过被殖民和被征服等方式才开始接触到现代文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华人社会都是以一个即没有先进科技作为后盾、也没有自身力量可以依赖,唯有仰仗勤劳刻苦而赖以在世界各地生存的民族。这种经历使得他们深深的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勤劳的重要,也正因如此,华人对危害生存的懒惰既充满着憎恶也充满着恐惧。
新加坡的华人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一点是被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谈起关于西方福利社会弊端问题时被着重提及的。在亚洲文化圈里,尤其在华人社会中,防止这种懒惰弊端,也是得到大多数渡尽劫波老同志们所推崇的。不劳而获,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是无法容忍的。
但我们必需明白的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有得必有失。有一种力量叫做自然平衡,所谓否极泰来。不管你采取何种方式,总有一个你触及不到的力量在暗中制衡着,但运动和变换却永远不能停下。也就是说一种制度无论多么完美,都会有朝一日被替代,有时仅仅因为人们喜欢新鲜,所以奥巴马虽然是个黑人也能当美国总统,一种食物无论多么好吃,如果天天吃也会被人抛开,因为厌烦。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没有一种制度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因时而移,因事而易,因人而异。
我们知道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在世界上属于屈指可数的康康小富邦。国民人均收入全球第四,绝对堪称土豪。 一些不太熟悉情况的外国人还以为新加坡是一个福利社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失业、就医、教育、养老等问题依然时时威胁着新加坡人。
尽管以新加坡的自身条件而言,足以媲美大多数福利国家,而新加坡不搞福利社会,是因为不能搞、还是不想搞? 这个问题我曾经有过一些零碎思考,但由于觉得牵涉的面太广,谈起来颇为复杂,我也没有多少信心可以说得完整,所以只能讲到哪里算哪里,边写边改。
简单的讲,阻碍福利制实施有一种最普遍的说法,就是福利社会有造成民众懒惰的弊端。而这种担忧也并非仅仅来自执政者。
我们知道,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有着一定的民意配合的。在古代,虽然饱受帝制社会的压迫,但因为中国人灵魂深处对皇权的由衷热爱和无比崇敬,使得帝制社会在中华民族畅行几千年也未曾被毁。
而所谓民意,也并非就是那些口中念叨出来的,也包括了民众没念叨但实际存在的潜意识,也就是一种普遍俗约。在新加坡对实施福利制度的担忧不仅来自政府,而且也来自为数不少的民众。在一个民众认可勤肯耐劳为巨大荣耀的社会中,懒惰是一条不可想象的死路。
究其原因,这和民族发展历史有关,中国及亚洲各国基本上在近几千年的时间里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基本和现代科技完全不沾边。到了近代,通过被殖民和被征服等方式才开始接触到现代文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华人社会都是以一个即没有先进科技作为后盾、也没有自身力量可以依赖,唯有仰仗勤劳刻苦而赖以在世界各地生存的民族。这种经历使得他们深深的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勤劳的重要,也正因如此,华人对危害生存的懒惰既充满着憎恶也充满着恐惧。
新加坡的华人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一点是被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谈起关于西方福利社会弊端问题时被着重提及的。在亚洲文化圈里,尤其在华人社会中,防止这种懒惰弊端,也是得到大多数渡尽劫波老同志们所推崇的。不劳而获,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是无法容忍的。
所以,在新加坡拒绝福利制度的到来,从民间到政府都是存有一定社会共识的。新加坡人可以说有个特点就是,有施舍心却无同情心。
那么福利社会有了养懒汉这个致命伤,为何西方世界的仍然朝着这个方向走去呢?西方社会为何不怕养懒汉?
福利国家确实会养懒汉,但养懒汉并非世界末日,这点我在《谈智力》这一章节里有专门谈论。
那么福利社会有了养懒汉这个致命伤,为何西方世界的仍然朝着这个方向走去呢?西方社会为何不怕养懒汉?
福利国家确实会养懒汉,但养懒汉并非世界末日,这点我在《谈智力》这一章节里有专门谈论。
但我们必需明白的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有得必有失。有一种力量叫做自然平衡,所谓否极泰来。不管你采取何种方式,总有一个你触及不到的力量在暗中制衡着,但运动和变换却永远不能停下。也就是说一种制度无论多么完美,都会有朝一日被替代,有时仅仅因为人们喜欢新鲜,所以奥巴马虽然是个黑人也能当美国总统,一种食物无论多么好吃,如果天天吃也会被人抛开,因为厌烦。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没有一种制度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因时而移,因事而易,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