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娘是儿的胆。

(2013-04-04 07:43:46)
标签:

育儿

自信

智商

人脑的发育

畸形

分类: 杂居闲院
关中一带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娘是儿的胆。

乍听不太摸得着头脑,细品咂得千秋古道。人说瘌痢头的儿子有娘疼。再柔软的女性对自己的孩子也能表现出博大无尽的爱,娘对孩子的爱就是人生的第一座靠山也是人生的信心发源地,这是在告诉人们作为一名母亲如果不能给孩子鼓励肯定和信任,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没了基础。娘都不欣赏的孩子,怎敢接触世界?


其实这句话我也是今天第一次听说。刚听到时还以为人家说反了。
通常我们都是觉得应该是"母凭子贵"之类的逻辑,也就是说儿子才是娘的胆才对。但细问用意之后才惊觉这其实是一个很深奥的育儿经。孩子的成长与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母亲是孩子精神世界的第一设计师。

一个人的智商是天生的,但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后天塑造的。勇气、宽容、毅力、创新等等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一个智商再高的人缺乏了这些性格要素也是废物一堆。而艾因斯坦说过决定命运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养成这种优秀性格的人他无需智力超群,只在他力所能及的领域里他必最终优秀。


人脑在三岁之前,通过语言、观察、交流情绪等各种刺激接受来自外界的雕刻。这好比打铁,把烧红的铁块从炉子里取出进行锻打,最先的数锤改变了铁块的形状,而越往后的就越少改变,人的大脑受外界刺激的情况类似。但打铁还可以再回炉,而人脑没有这个机会。在三岁之前接触的人就是你人生中的那个铁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