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通俗谈

(2012-02-19 23:35:32)
标签:

夏洛克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

第四次十字军

基督教

分类: 历史沉海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那是基督世界向穆斯林世界的大征讨,共发动了九次,历时近两百年(1096-1291),动员兵力达200多万,这场宗教原因的世纪大战给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种下了难以扶平的伤恨,也为日后两派宗教之间的纠葛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也就是说这个十字军他是去打穆斯林的,但有一次却例外,那就是第四次东征,他们去攻打了同宗教的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在1204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遭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而被攻克,近60年后才收复,那已经是1261年了,接着过了200年,拜占庭帝国的好日子坏日子全过到了头,1453年,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东罗马帝国就此灭亡。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影响是严重的,正是从那时起,本来坚固的拜占庭帝国被捣松了,从强盛走向衰弱。

十字军本来的目的是打下埃及做为军事基地,最终解放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可是后来怎么会打起了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呢?这君士坦丁堡可也是基督门下的,应该是一家人,怎么自己人打自己人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虽然这里是基督教不错,但还是有点不一样,拜占庭的基督教搞了一些改革,称作东正教,实际上等于从基督教里分了一个帮派出来,分家了,这日后的矛盾也一度搞到你死我活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经费问题,钱作怪。正当十字军热热闹闹的要渡海去找埃及打架,才发现船票很贵,开船运公司的威尼斯商人估计全都是“夏洛克",一看这帮军爷没钱,全把脸撂下了,想赊账?慢慢等。

读过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一定不会忘记里面的那个大耳龙夏洛克,忒坏的一个东西,莎翁怎么把夏洛克写成那样看来真不是随便写的。夏洛克们不赊账还给十字军出了个馊主意,你不是手里有家伙嘛,军队呀,去抢呀,抢谁?这帮夏洛克们指了指扎拉城,也就是现克罗地亚的札达尔。

當時,威尼斯的老大,是个八十多岁的瞎老头,官位称總督,学名為恩里科·丹多洛。对于这位瞎眼老“夏洛克”大家可别小看了他,那可是个绝顶精明之人,瞎了老了都影响不了他的头脑,再说,眼瞎了不用看了,正好可以一门心思地算计了

这个瞎总督不但精于计算而且胆识过人,他带着他的威尼斯船队和十字军一起出发,当然,他早就和十字军谈好了条件,就是要十字军帮忙吃掉匈牙利的一块地盘,那地方叫扎拉,而丹多洛总督则保证提供船只经费帮助十字军渡海去打埃及。
历史上称他成功诱导十字军把矛头从耶路撒冷转向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利用十字军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地盘。

正在这期间,拜占庭国内发生了内扛,然后就有一位拜占庭的王子小阿列克修斯找到了瞎总督,说你帮我捣鼓一下十字军替我夺回王位,这十字军的钱粮统统我来出。
瞎老头算盘一拨乐了,这一乐,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就此彻底改变了性质,打起自己的基督教兄弟来了,于是也不征什么穆斯林了,立马麾军攻打拜占庭。
而这时候的罗马教皇也想借此机会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所以攻打拜占庭也就成了教皇的旨意了。

金钱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人都想着发财的十字军在1204年4月13日终于在出师两年后攻陷君士坦丁堡,接着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抢掠暴行在这里持续了整整三天。

打下了君士坦丁堡,十字军人人有封赏,接着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国,这拉丁国不怎么气粗,混到1261年就完蛋了,为什么说是混呢?因为这个所谓的拉丁国是和威尼斯一起搞起来的,也就是和那帮“夏洛克”们一起搞的,所有最赚钱的都被这些“夏洛克”们给霸占了,而且还都免税,但国家庞大的开支你要应付吧!所以没多久日子一天天穷了起来。还有那些得了封赏得十字军也只顾忙活自己的小算盘,对这个所谓帝国也几乎没有什么忠心,所以这个政府不但穷,还窝囊。

到拉丁帝国的皇帝鲍德温二世的时候,连“下锅的米"都没了,于是不得不厚着脸皮上西欧娘家“讨饭”,他曾向威尼斯“夏洛克们”抵押了皇帝的王冠,换了一万多枚金币,带回来开饭,还有一次,他甚至把自己唯一的儿子当抵押,换点“饭钱"。你想,人都混到这个份儿上,还能 不完蛋嘛。

这个所谓的拉丁帝国,本就是各路混混打着各自算盘暂时合伙干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盘散沙。
正如《欧洲的诞生》(Birth of Europe )里指出的,十字军“提供了一个无可抗拒的机会去赢取名声、搜集战利品、谋取新产业或统治整个国家——或者只是以光荣的冒险去逃避平凡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