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三杰之-----你所不知道的林语堂

(2010-04-11 22:24:25)
标签:

南洋大学

校长

海外华人

中华文化

林语堂

新加坡

分类: 本地风情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翻阅新加坡南洋大学的校史,发现林语堂实际上曾是新加坡南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然而一般民众公认的第一位校长却是潘寿。也就是说林语堂的第一位校长身份是不被认可的。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新加坡文献官网站查询才赫然发现一段很少有人会注意的历史。

南洋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有点悲壮的,南洋大学的创办不仅体现了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深深情怀,也同时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而摄人魅力让那些海外赤子之们无法言弃。追认中华文化寻找自身的认同也是当时以及后来的海外华人迫切的需要。

早期海外华人当中,曾当过厦门大学校长的新加坡人林文庆曾说过:只要是汉人的后代就要除却不识父语的污名,和辜鸿铭一样林文庆也是西学为主反思中华文化的学者,以林文庆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当时新马一带掀起了海外华人对母语中华文化的强烈追溯。这些都成为了以后南洋大学建校的精神动力。

南洋大学自克服种种困竟创办以来,经历过被迫关闭及重新复校的大起大落的历史,而后来重新开放的南洋大学已经面目全非了,换了洋汤洋药的南洋大学已不再是原来那碗中华料理了,而是实实在在的西餐了,这绝对是悲剧,一出海外华人的悲剧,在强权之下毫无抗能力的华人知识分子只能默默的哭泣,这里的历史有点复杂,而复杂的不外乎就是政治因素,政治有时真的可以灰掉一切,尤其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地盘,一种文化的毁灭也变的轻而一举。

在最初的校长人选当中并没有提到林语堂,这是新加坡文献官资料理的记载,南洋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李光前心目中有两个大学校长的人选。一位是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另一名人选是前厦门第二任大学校长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

而林语堂是后来居上,据说是走了后门。据有关文献,林语堂是通过与校董连瀛洲有亲戚关系的一名女士,要求连瀛洲向大学执委会索取聘书。事成之前则先向外界宣称将前往南洋大学,同时有意聘请林可胜为副校长,从而把梅贻琦与林可胜堵在校长室门外。

在文献里还有这样一段话:林语堂是在1945年10月来新加坡,于1955年4月离开新加坡,前后约半年时间。当时南洋大学正是筹建之季,还末正式上课。南洋大学是在1956年3月15日正式开课。林语堂仅是受聘于南洋大学,却还没有实际的执行过大学校长的职责,不是南洋大学的校长,理应从南洋大学的校长历史册里除名。

这段话耐人寻味,既然是受聘于南洋大学为校长,却又说不是南洋大学的校长,因为没有实际的执行过大学校长的职责。

按理说,毕竟人家是被聘为校长的,就算出于尊重不管是否执行过校长的职责也不可以否认林语堂出任过南大校长一事,况且什么叫校长职责?一定要杀过人才算军人吗?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林语堂事件。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