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人物)钟南山:公共卫生危机的“l嘹望者”

(2009-11-20 15:40:23)
标签:

新闻人物

钟南山

公共卫生危机

“嘹望者”

杂谈

(新闻人物)钟南山:公共卫生危机的“l嘹望者”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当全球都陷入甲流的袭扰时,钟南山院士的话无疑振聋发聩:甲流高峰或提前,怀疑瞒报死亡数,他不相信全国只有46人死于甲流。这句带着责任与良知温度的提醒语言至少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解读:随着气温冬季气温的降低,甲流病毒传播的危险可能更大,因此,人们更应做好对甲流病毒的防范,加强对自身的防护;进一步讲,当甲流传播风险的几率增大时,由甲流引发的死亡病例的几率也增大;更可怕的是,甲流病毒的传播很容易,其症状与流感相似,人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患上甲流。正是基于这几点,钟南山院士痛斥一些地方瞒报甲流死亡病例,就是为了让人们在一个信息透明的环境下,如何做好防范与防护。所以,这位全国知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多次强调:信息透明公正方为甲流防控的前提。
     钟南山院士的提醒和质疑充满着对生命健康的一种责任和良知,表明了对待甲流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的理性态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提醒太宝贵、太及时了。不是吗?2003年非典初期,北京等地不都出现过瞒报病情、瞒报患病人数的情况吗?甚至对非典患者根本没有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正是这些不负责任、麻痹大意的做法最后酿成了一场殃及全国的非典病毒。
    在甲流来势汹汹的时刻,我们更相信钟南山院士这样对科学负责、对群众生命健康负责的专家。2003年2月,在非典爆发的初期,钟南山院士就勇敢地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这为广东乃至全国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
    在钟南山院士看来,防控甲流的前提是公开透明,做不到公开透明这一点,完全有可能重蹈2003年非典初期的错误。钟南山院士介绍,高峰时我国将有1.3亿~2.6亿人感染甲流,占总人口的10%~20%;其中8000万到1.7亿人会出现症状,占感染者的2/3;将有800万到1700万甲流患者需要住院,占出现症状者的10%左右。实际上,报告的数据与实际数据有较大差距,因为现在临床上已不对每一例流感患者进行甲流检测。这组数据,更是说明了甲流病毒的危险。此时,有关甲流的信息透明对公共防范和个人防护都是一个重要的依据,牵涉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
    所幸的是,钟南山院士的质疑得到了卫生部的正面回应。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1月19日表示,重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防控信息报告和发布工作。但愿这个卫生部的“重申”能让甲流病毒的“嘹望者”钟南山院士放心,更让全国人民心里放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