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玄奘西游记钱文忠大慈恩寺西安 |
编者按:
下文是钱老师11月30日赴西安时,在大慈恩寺与增勤法师对谈时的发言整理稿第一部分,未经钱老师本人审阅。
相关阅读(图片)可参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7057b01000cuo.html
首先非常的荣幸,也非常的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恭逢一个盛会。我来过西安多次,也来过大慈恩寺多次,但是一直没有因缘拜见非常尊敬的增勤大和尚。今天上午我有机会向西安的媒体记者们请教,我讲过这样一番话,故都西安拥有大慈恩寺,故都西安拥有增勤大和尚这样的大德高僧,是这片人民和土地的福气。我自己能有机会在王咏琴主编的指导下,在《百家讲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带着一种感恩的态度完成36讲的《玄奘西游记》,对我个人来讲这本身就是一次心灵的朝圣。我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管时间的长河还要流淌多久,不管在这片土地上将会发生多少事情,玄奘法师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将永远挺立在我们繁衍、生活、工作、追求、梦想的这块土地上。
今天来到大慈恩寺,这是玄奘法师的道场,正如大和尚所讲,玄奘法师在这里整整驻留了11年,在这里见证了今天依然屹立的大殿。这是一块充满着崇高、充满着信仰、充满着真诚的一块土地。今天能够来到这里,我只觉得自己的渺小,觉得自己的浅薄。尤其在今天,在增勤大和尚还有大慈恩寺当家大和尚等人的指引之下,我有幸不仅礼拜了玄奘法师的法身,还有幸礼拜了玄奘法师的舍利,更有幸的是,也是我从来没有敢梦想的是,今天还礼拜了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这样的因缘,不是一个像我这样功德如此浅薄的人所能够担当的。我愿意把它看成以增勤大和尚为代表的佛教界的高僧,对我这样一个佛学界的后生小子的一种期望。我想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或者在今后的讲述当中,不管我研究什么课题,不管我讲述什么内容,我都会本着一份感恩的、慈悲的、坚定的心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希望我今后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再次拜见各位大和尚的时候,心里能够少一点愧疚之情。谢谢大和尚,谢谢各位高僧。
玄奘在中外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有很多人,我们在历史上可以寻找到与他类似的人,比如我们讲孔子,我们知道,他诞生在我们历史上所谓的中兴时代,也就是在孔子降临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整个世界范围的文明出现一个非常独特的因缘。西方产生了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这么一批伟大的人物,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佛以及其他重要的人物。我们可以找到与他很类似的一个人,但是像玄奘法师这样的人物,在人类的宗教历史上,在人类的文化历史上,如果你要寻找一位跟他非常相近的人,或者说大致可以认为足以与他比肩的人物,实际上很难。为什么会这么难?那就说明他是一个有特殊造就的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如果按照我们《西游记》里的讲法,我想那是一个被娱乐化的玄奘形象。为什么这样一个形象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会凭借着《西游记》在民众当中传播,这对我是一个困惑。但是我想也许正因为玄奘法师在我们文化的传统当中太独特了,我们的民族没有办法理解他,没有办法理解我们所拥有的这个人物,实在没有办法才只能把他给娱乐化:给他配上孙悟空,配上猪八戒,配上沙僧,让他走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