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赖布衣,字文俊,道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岗人。生于宋徽宗年间。从小聪颖,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传说,赖布衣所著的《青乌序》刚刚写完,电闪雷鸣,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上门取走。更有传说称孙中山的祖坟就是赖布衣定的。
一日,赖布衣行走江湖,忽然在粤北群山中发现了“龙脉”,而且还在向南延伸。这种还在“运动”着的龙脉他还没见过。惊喜之余,赖布衣决定要跟踪“龙脉”,看看最后会到哪里去。他沿着“龙脉”出南雄,过曲江,下英德,越清远,如花山北部山区,来到芙蓉嶂。到了这里,龙脉不再延伸了。他四处观望,果然气势不凡,应该就是龙穴之“结穴”。赖布衣临走,口占偈语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又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窟穴),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周围看热闹的乡邻,虽然听不懂,但觉得意义高深。就记住了这句话。
机缘巧合,清朝嘉靖年间,有洪姓一族全家从广东梅县石坑镇迁到花县福源水村附近。他们迁到这里不到不到两年的光景,洪老汉逝世了。巧的是,洪老汉的二儿子稍懂些风水,一听说有芙蓉嶂的风水诗,他悄悄地按照诗中所指,到芙蓉嶂查看,见果然是风水宝地,于是把父亲遗骸迁葬于此。
历史在前进着。洪老汉的一个后代洪秀全正在河边思考着活着的意义。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三次在童生试中的广州院试失败落选,到第三次落选后已经是25岁了,咬咬牙,洪秀全仍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再次参加了广州院试,结果仍然是以落选告终。洪秀全大病一场,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安排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这位老人也许就是他的祖上,至此后,洪秀全落拓的命运完全改变了。
到1851年,洪老汉的第六代传人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自称天王。应赖布衣说的,洪秀全成为了侯王。
要说风水诗说的已经应验了,“代代王公侯”,但怎么洪秀全只当了十三年的天王呢?有人说,是因为清廷派人挖了洪秀全祖坟的缘故。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一路势不可挡。清廷开始慌乱起来。咸丰急下诏:查明逆贼洪秀全、冯云山、韦正祖,先经广东花县、广西桂平发掘....密各该州、县明察暗访,务得该首逆及逆诛三代确实坟墓,悉加掘毁,并其坐山后,概行凿断.....花县知县收到上谕后,即奉命急将洪秀全的祖坟全部掘毁。
还有人这样解释风水,说,清廷挖掘洪秀全的祖坟后,并没有立即使太平天国的运动运动停止,倒是给自己争取了几十年苟残延喘的机会。实际上,这都是过于迷信的话,太平天国的失败就在于一旦小有成就,领导层封建特权思想就开始浓厚起来,急于贪图享乐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