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The Wall Street Oxymorons
(2018-05-12 10:21:58)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杂坛 |
看到这个标题,你怎么译?
我宁可译成:华尔街悖论。或者:充满矛盾的华尔街。你看如何?
因为结合全章内容,作者就是在向我们介绍,我们所不了解的华尔街,以及华尔街机构投资者充满矛盾的投资生活。比如:为了保饭碗,基金经理会怎么做?绝大多数基金经理水平如何?
举个例。比如,你买了招行,亏了钱。你的老板通常会说,该死的招行,在搞什么名堂。而如果你买了一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的股票,比如,名字叫:青衣江河沙,结果亏了。然后,你的老板就会说:该死的你小子搞什么名堂。
这就是华尔街的逻辑,或者,悖论。
多少有才华的基金经理,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而被充满悖论的华尔街所扼杀。
还有,为了避免A基金与B基金的业绩差异而让投资人不满,通常,华尔街的经理们,会在一经过批准的名单上,毫无选择与逻辑地买入,如此保证A基金与B基金能在同期取得相同的投资收益。这样,就导致了华尔街的滞后性,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大牛股。
因此,作者说,我们要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专业投资人员。弄清楚我们每天在股市进出,所面对的,是一群什么人。
当然,作者在书中,也举例并归纳了,基金行业中凤毛麟角般优秀的基金经理,以及他们取得骄人业绩的共通规律:逆向投资,人弃我取,买入不被华尔街看好的冷门股。
所以,林奇在后来的章节中总结他第一不买就是:热门行业热门概念热门股。总之,市上流行红裙子,他一定不肯去当接盘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总是一见到bargain,就忍不住手痒。
所以,如果是我来译本章标题,我会译成:华尔街,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