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技术

(2009-02-20 03:02:04)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知识,及技巧。

中国股民近亿人,正是这近亿人的参与,十八年来,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养活了大量证券从业人员,给国家创造了大量税收来源.他们的中好多人,本身并不富有,却把带着自已体温的每一文铜板投入了中国股市,他们有的是下岗工人,把股市当着了职业,有的是退了休的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头老太太.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高手.要说中国股民是经济建设中最可爱的人,我认为一点都不过份.

凡是在这个市场混上一些日子的股民,好多都看过诸如短线绝招一类的技术书籍,大家对技术书的学习都十分的认真,谈起什么金叉死叉KDJ,好多一讲起来就头头是道,自认为自已著书立说到大学当教授都绰绰有余.

其实这些书我也看.我也看过上百本关于技术的书.,国内著名的几大技术流派的书我都认真研究过.为了不得罪人,我就不点评这些流派了.只是在我后来的学习中,在我看了<<股市晴雨表>>等一系列世界著名投资大师的著作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些大师是不懂技术甚至恐惧技术的.比如林奇和巴菲特都是技术恐惧者.在他们的著作里也没有关于技术的论述.这些大师从来不信什么技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了世界一流的投资大师.

我也是过了好些年才明白,技术这东西,其实是为了忽悠人的.都是马后炮,是事后诸葛亮.

还是以这次行情为例来说明吧:

我在上周周评中看空后市,就有一位朋友和我争,他说上证指数在二月十日就向上突破2050与2100这两个前期反弹高点连线形成的上轨并加速上行,这说明更大一轮上升行情开始了.于是他认为我的上周周评是胡说.他所使用的就是传统的股市分析理论.K线趋势线压力支撑线以及两百多个技术指标等都属于传统的股市技术理论.其实在一个资金堆集型的行情里,哪有什么压力,只要庄家想过,只要市场盲目性的看多,什么压力都能过.反之,在一个空头盛行的市场里,什么地方都不是支撑.只要大家一致盲目性的看空,什么技撑都不能形成有效技撑.你看从6124到1664一路下来,只要你留意一下这整一年大熊市中专家们关于支撑点位的观点就明白,只要庄家想向下,只要多空一致看空后市,哪里都没有支撑.当你身处1624时,当时市场几乎一边倒的都看到了1500以下.激进者已在大叫998要重现江湖.,股市在1664形成了有效支撑吗?

再说本周两天就下跌近两百点,我看庄家在破2050与2100两高点连线形成的上轨时也一点不费力嘛.哪有什么支撑.当时不就有好多技术人士大叫什么压力支撑吗?

再说什么金叉死叉,稍微股龄长的一点股民都明白,在实战中,常常遇上MACD是死叉,而同时KDJ却是金叉的情况,你说你相信哪一个?

当然,我不是想否认传统股市分析技术.我只想说,无数历史事实已成功地证明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技术派人士在投资中成功过或者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反,他们都死得很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个在投资中取得成功的人靠的都不是技术.

还是那句老话,盲人摸象的故事片大家都知道.我认为,技术就是盲人摸象.每一个瞎子都固执地认为自已对大象的认识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这说的其实就是技术的片面性.如果把每一个瞎子对大象的认识都综合起来,那瞎子们对大象的认识就全面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其实人类都喜欢自作聪明,都认为自已既然已经亲自摸过大象了,那自已当然是正确的,错误的只能是别人.其实我又何偿不是股市中的一瞎子啊.所以啊,说到股市的分析技术,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你在这个市场混了多久,无论你是多么老资格的股民,你永远也千万不要觉得自已已经懂得技术,因为庄家比你还要懂技术.比如,在一个空头气氛很浓的市道,大家都不计成本的逃生的时候,就连庄家自已也无法事先准确预计今天会有多少资金会不计成本的出逃,今天的股价是否会被打到跌停,只有收盘了才知道.反之亦然,比如最近这一波,在过了2300向2400疯拉的时候,庄家在每一天的多头气氛很浓的时候,事先并不能预先知晓今天会有多少资金来参与抢盘.

所以今天会上涨成什么样,大盘的这根阳线也是无法事先就划好的.股市技术分析之所以有效,关键就在于千古不变的是人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人性不变,所以才会有历史会惊人的相似,我们才可能从股势运动的过去来推演未来,未来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未来历史还会重演,未来人们还会不停地重复前人的错误.这,就是股市的技术分析.

股市投资,说简单也简单.地球人都知道的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那就是:朝阳行业,杰出公司,长线持有,适当分散.

地球人都知道的.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