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评说:“上莫门”带给现实社会中的10大反思
(2010-08-07 13:26:21)
标签:
杂谈 |
连日来,一直在关心本地一个上莫村农民上访,反对本村一个污染事件的进展,也想写点东西,但是考虑到既不想火上加油,也不想下车伊始,于是静观其变到今天。
看了不少两方面的言论和舆论,今天想谈点个人看法,或者说由此而引出和带给现实中的一些反思和启示:
1、
一个村,要壮大村级经济,要带领农民奔小康,从理论上讲本没有错,关键是招商引资时发生了问题。我认为,农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还得围绕着“三农”做文章,譬如发展效益农业、倡导设施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等。而就凭你一个村委会,在到处都是农田的农村里,搞什么“高科技”、“科技化工”等?你有多大能耐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管好这些企业。
启示:不管任何单位或者村委会,在招商引资时,一定要脚踏实地,根据自身条件而慎重决策。
2、
在上莫村要开设这样的企业,我想在当时,村民委肯定也了解过关于污染的情况,当时可以想象到,该企业肯定是信誓旦旦,保证不出纰漏,殊不知,此类事情终于发生了。
启示:外行怎么能够领导内行,或者说,“门外汉”怎么能够了解这些化工企业的“内部潜规则”。
3、
如果我说村干部在招商引资中是急功近利,还是算好的,如果说他们是鼠目寸光也应该。作为一个农村干部,应该知道土地的宝贵,一块好的土地,需要几十年修身养息。今天为了几个小钱,在这些肥澳土地上办成企业,我们先不说在眼前有多少污染和危害,有谁知道,在今后几十年后,这些曾经建过化工企业的工厂土地上,天知道还能不能种植农作物,殊不知,这样的危害是“潜在”的,是“隐形的”,是千秋万代的。
启示:即使今天有利可图,或者不为自己着想,应该考虑到对土地今后若干年的“危害”,也就是为子孙后代想想。
4、
上莫村的许多村民口中有这样的话,关于“环评”的群众签字有“诈”,甚至说有人代签、具体签等现象,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属实。我想,在整个审批过程中,是否存在着马马虎虎,甚至有可能存在着“偷天换日”和“暗度陈仓”的嫌疑。
启示:在现实中,在某些项目的审批中,有可能存在着“马马虎虎”的现象,但是在环境问题上,老百姓愈来愈认真,因此,千万不能存在“马虎思想”。
5、
作为这样一个有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存在于当地,作为环境管理部门,是否存在着监管失控的现象。如果说今天企业可以以“误操作”来搪塞,那么,作为管理部门是否可以以“误管理”来回答群众。
启示:本市有许多这样“合法的”、但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企业存在,对这些企业的监督管理,应该有一个新的“解读方法”了。
6、
按照常理,企业排污烧苗了,农民受到损失,作为村委会应该把屁股坐在农民一边,与农民站在一起与企业交涉,共同商量出一个办法,怎么会到头来农民把自己的“娘家”砸了。看来,还是村委会的屁股出了问题,因此,导致上访的现象出现,与早期村委会的屁股有关系。
启示:作为农民的自治组织,一事当前,应该首先考虑如何与农民一起,把屁股坐对了,农民才能听你话。
7、
启示:现在对“合法”应该有个新的认识:一个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其“合法性”不是看有没有“证照”,而是应该问环境、问大自然。
8、
启示:老百姓的事情是大事,许多事件都是因为得不到及时处理而酿成事故的,因此,防患于未然,是多么的重要啊!教训啊!
9、
10、
启示:在这样的事情中,存在个别闹事者也是正常,处理几个也正常,要正确面对“维权”之路。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