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情况
(2010-01-03 08:39:51)
标签:
弱势群体关注民工生活现状杂谈 |
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情况
田埂说事(567)——给弱势群体的关爱应该再多些
新年的这些日子以来,我看到这样一些新闻:
2009年中央有7000亿元用于保民生;
2010年开始民工养老保险可以迁移;
退休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中央1号文件仍旧是强农、为农的“三农文件”;
国家还将为老百姓“经济适用房”所住的“安居工程”方面加强投入;
同样,也看到许多中央领导来到各地,走进老百姓的新家中、来到科学种植的大棚里,看望和慰问普通老百姓,确实是莺歌燕舞、太平盛世、令人欣慰。
然而,在这些歌舞升平的后面,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扼腕痛惜的事情,那就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和生存现状,确实让人不安,就拿我这个小小的公司来说,尽管民工不多,只有40多人,但是,所出现的一些现状,有可能是遗忘在整个社会底层的“缩影”:
元旦清晨,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四川籍洗菜工陈阿姨高三的儿子,在31日下午打篮球时突然晕倒,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我不知道是因为平时早有病没有发现?还是没有钱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反正他们是在异乡客地,冷冷清清地办了殇事,我除了送去了花圈,还能做什么?
湖南籍民工小谢告诉我,他哥哥被查出患了肝癌,两个孩子只有7岁和9岁,在本地根本没有经济能力求治,前几天在他母亲的陪同下,凄凄楚楚地踏上回老家的归途,我除了借点钱给他,又能够做什么?
安徽籍民工小马,父母在一次车祸中断了一条手臂,老实巴交的老人竟然连肇事者的影子也没见着,如今只能空着一只衣袖,在菜场上倒卖点青菜,到他家里一看,竟然连睡觉的床也是用砖块迭起来的,我除了要他好好珍惜这份工作又能够干什么?
四川籍民工小邓,母亲早逝,原本夫妻俩好好地在我公司工作,谁知帮助他们照看3个孩子的老父亲,患上了帕金森病,他的爱人只能回四川看管孩子和老人,一个人工作,5个人生活,小邓每月只留下300元钱自用,其余全部寄回家,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小康”?我除了建议他们合家迁来浙江,夫妻俩共同生活、照看孩子以外,也没有其他办法。
…………
我想,我们常说的弱势群体不外乎:残疾家庭、特困户、孤寡老人和外来民工,而到了21世纪的头十年,这“外来民工”,恐怕是一个数量不少、体量庞大的群体了吧!
看来,弱势群体们这样的生活现状不是少数,我真想大声地呼唤一下:在中央好政策的下面,那些有权力的干部们,透过许多“华丽”和“辉煌”的光环,多看看“色彩斑斓”的后面,关注一下这些真正的、得不到“关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