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粮仓抛荒严重
(2009-02-24 08:36:57)
标签:
抛荒农村三农村干部种春花杂谈 |
江南粮仓抛荒严重
田埂说事(451)——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哪里去了?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粮仓——杭嘉湖平原,是种粮养蚕的发源地,然而,近期我到农村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肥袄土地竟然抛荒严重,甚至达到了完全荒抚的境地。(本来我有一组抛荒大田的照片,但是在网吧无法下载,只能用文字叙述)。
我专门走了一些田块发现,有的田里是去年晚稻收割后,剩下一些稻茬在田里 ;有的有收割机开过的痕迹,剩下一片狼藉;有的田里虽然看到是绿油油一片,但全部是刚刚长出来的荒草;有的田里则有烧荒的痕迹,焦糊糊一片……反正,我为这样肥袄土地的抛荒感到震惊。
我特意走访了一些农民,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农业收入不高,没人关心他们种什么?没人告诉他们什么农作物收成好一些?更没有人来说服农民种一点春花植物,哪怕是种些大小麦当饲料也能够收获一些。
那么,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什么如此地不高呢,我分析还有其他原因,有以下几种:
1、农民告诉我,去年的粮食价格不高,蚕茧下跌到了历史最低价,每担400元左右,最高时1000多元一担,在物价指数不断升高的今天,这样下跌的价格让农民怎能有信心?
2、当农作物价格好的时候,政府出面控制,不准农民私自卖茧,还出动公检法,说什么打击茧贩子,但是,到了价格如此低迷时,却没有人管了,政府为什么不出面保证价格底线,保证农民利益?
3、我告诉农民,中央三中全会召开后,今年的“三农”政策肯定有倾斜,但是,农民告诉我,他们不相信,农民不需要这样的“抽象说法”,除非有明确的政策和价格。
4、我在想一个问题,确实如此,三中全会后,中央对“三农”确实很偏重,但是就缺少明显的政策说明。也就是说,农民缺少种粮的定心丸。
5、现在的农村干部确实很忙,什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调解工作、计划生育、还有老年活动中心等,就是缺少对农民种粮油的指导,我认为这是此干部工作的“本末倒置”。
6、有些农村干部告诉我,现在是市场经济,农民种什么是他们的自由,干部不能干涉,因此把农民的粮食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我认为,村干部虽然不能强求农民种什么,但是就应该关心和指导农民种什么。
7、许多农民告诉我,中央的政策我们不清楚,需要农村干部来宣传,我们就相信村干部的,譬如三中全会的精神,中央重视“三农”的政策等,就应该有村干部来告诉我们。
8、有农民告诉我,冬天是闲季,对冬闲田种植的指导很重要,譬如,只要有干部告诉我们,种点油菜或者大小麦等,年后打点油,或者收点大小麦用于家禽的饲料,我们也会照办的,毕竟种春花作物投入的劳动力不多,关键是大家对我们不理不睬,我们当然没什么积极性了。
9、作为镇、村干部,平时十分注重“作秀”的下乡,而没有真正帮助农民分析形势、商议种养品种和市场趋向等,而一味的做些可有可无的事情,让农民真的啼笑皆非。
10、从农村大片冬闲田抛荒看到,我们农村工作人员对农村工作的重心真的是不甚了解,田是种粮之根本,而粮食是国民之生命线,如此抛荒,怎不叫人震惊。
因此,我十分质疑有的新媒体记者是怎么采访的,说什么农民在东闲田种上了春花作物,保证“绿色过冬”,这完全是瞎胡扯。希望有关部门到江南大地的农村去走走,看看,不要等粮油紧张了,才想起“不要抛荒”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