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五保户”到“低保户”

(2008-12-22 18:00:10)
标签:

30年

五保户

低保户

贫困户

送温暖

杂谈

从“五保户”到“低保户”

田埂说事(399)似梦非幻30年——一位老人不知何时死在机埠

年关到了,有的单位和部门,开始为五保户送吃送穿的,虽然这确实有点“作秀”的意思,但是,这毕竟为五保户老人们在吃穿无忧的前提下,再送上一些温暖,也无可厚非。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强不强,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不高,生活指数高不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不完善,就看这个国家的福利待遇和老人的养老制度全不全和优不优。

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件事,10多年前,我家附近的一个机埠里,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臭气,后来才知道——

                          一位老人不知何时死在机埠里

先来了解什么叫“五保户”,“五保户”就是国家对一些没有依靠、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在吃、穿、住、医、葬等5个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它的起源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

长期以来,五保户这个门槛很高,也就是说,必须符合没有子女,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可以赡养的渠道、没有遗产等许多标准,才能申请进入五保户行列。

而且,早在30年前,五保户的发放标准非但很低,而且是以物资为主,尤其是对五保户的照顾仅在于伙食费和基本生活费等,都由村或者居委会帮助管理。什么住房塌了、想吃顿肉、有点小毛病等,都似乎与五保户的补助挨不上边。

记得大概在80年代底,在我家附近农村,有一个机埠,有一次,大家传说:机埠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杀了个人,已经臭出来了,后来经过公安部门破案,原来是一名五保户老人,因为房子塌了,就在机埠安身,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行动不便,竟然活活饿死在机埠里。

由此便让我想到,过去虽然有五保户的政策,但是其管理和照顾那有如今那么周全,首先当时的村干部很少有脱产的,有事情聚在一起商量,无事各自回家劳动,对五保户老人的照顾只能是此一时、彼一时。同样,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干部也一样,只有廖廖几个人,对五保户的照顾也只能是逢年过节去看看。

而如今,首先是村民委和居民委员会,对五保户有专门的负责干部,还专门有志愿者进行对口服务和关注。尤其是五保户的补助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如今,有的省市已经提升到每月每人800元。

而且,在整个层面上也扩大了范畴,特别是从“五保户”扩展到“低保户”,目前又向帮助贫困户扩大,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因为这个补助范畴特广,涉及的人员也特别多。哪怕你家再是人丁兴旺,如果生活确实困难,国家照样按照“低保户”标准予以补助,还有什么失业补助,民政补助、零时性补助、年终补助、就业补助、残疾人补助、一次性救助、合作医疗等,特别是在近几年,把“低保户”建房和贫困户建房,列入了政府的实事工程中,让贫困人家也能够圆个新房梦,每年都有许多贫困户能够住进新房子。

就拿去年来说,我们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了为70岁老人发放“老人补助金”,不管你家多么富有,只要到了这个年龄,统统人人都发,每人每月80元,如果是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150元。有的农村,实施了为老人发红包和压岁钱等,这些都是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就在最近,本地又开展了一个为贫困户送彩电活动,让那些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户群众,都能够过上虽然是清贫一点,但总算是还可以的生活。其实,这就是国家和政府实现人性化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最大体现。

当然,今天有些话我也不能不说:

首先是单位与贫困户结对没有做到经常化,每年一次或者2次的集中补助,或者称之谓“送温暖”等,确实存在着作秀现象,在人性化体现方面感到不足,或者说能够改变成更持续、更长久一些更好;

相对比较之下,贫困户确实是无钱无势,他们的就业问题没有人真正帮助,因此,他们只能躺在“低保金”上吃饭,其实他们也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没办法。

这些贫困人士还受到社会的歧视,这也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希望在今后几年,这些状况有所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