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306)茶馆——在我们身边绵绵延续了

(2008-09-18 18:35:51)
标签:

茶馆、历史

杂谈

     田埂说事(306)茶馆——在我们身边绵绵延续了千余年

     昨天和今天,本地电视台文化生活频道播出了由我加盟的电视访谈类节目——《菊乡茶馆里聊茶馆》。

    当我完成节目录制后感到,人世间,就有许多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形成,又自然地消亡,其中经过了不计其数的演变。就像这茶馆,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期间经过了唐朝的兴起、明朝的兴旺、清朝的讲究、民国的变化、直至今天的多元化发展。

            本照片由博友史风提供

田埂说事(306)茶馆——在我们身边绵绵延续了

    因此,我在节目中,称今天的茶馆已经发展到第六代了。

    第一代:茶寮、茶亭、茶坊。此类茶馆早在春秋就有,基本上是开设在道路旁边,山脚下,用木棍支撑着草帘和卢篚,主要给路人歇个脚、有口水解渴,基本上是以“施茶”(免费)为主要手段,也可以称之谓行善乐施。

    第二代:茶馆店。从唐朝开始,出现了以卖茶为主要营业的茶馆,其实,这类茶馆一直沿袭至今。一间房、一个老虎灶、几个方桌和几条长板凳。四乡八里的农民、镇人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许多农民还把自家种的蔬菜,顺便带到茶馆,卖菜喝茶,等到日上三竿,各自买了所需的物资归家。

   第三代:录象茶室。这类茶馆的时间最短,大概只有7、8年,屋里几个大电视机,一排排椅子,茶客进入茶室,一人一杯茶和一把热水瓶,观看什么香港枪战片、警匪片等。如今,随着多媒体的进步和发展,这些录象茶室进步销声匿迹了。

    第四代:茶楼、茶吧。这类茶室以小包厢为主,可以是情侣、又可以是朋友,选择各自合适的包厢,喝茶聊天,在这里最大的特点是,一次性套餐,还供应点心、茶食,反正让你吃饱、吃好为止。

    第五代:文化茶馆,信息茶馆。这类茶馆主要开设在农村,前来喝茶的人都有一个目的,那就了解信息、市场行情等,譬如有的茶馆基本上都是养殖户,种植户或者其他个体户,他们在这里就是互相了解和透露最新的市场信息。后来许多农村就把它发展成为有书报、体育活动器材等文化类的茶馆。

    第六代:空中茶馆。那就是网络、电视上的聊天形式。譬如本次电视节目中的菊乡茶馆、网络上的QQ群聊室、语音聊天室,大家在一起,可以以文字形式,也可以以语音形式,你一句,我一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信息、提供消息,甚至开玩笑、调侃都可以,虽然现场没有茶,但是每位上网者,都各自喝着茶,聊着天。

       我想,以上六类茶馆,都逃脱不了这样3大功能,那就是:品茶、信息交流和寻找乐趣,否则,也不可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直至延续到了今天。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这大概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因此,我想,不管是历史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老百姓需要,老百姓认可,老百姓愿意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进行传承,就是最珍贵和最顽强的社会文化、平民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灵魂,就是没有人为地操纵和炒作,没有刻意的包装和雕琢,一切显得自然而又平和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