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294)写先进事迹——能否也创新一下

(2008-09-06 16:38:02)
标签:

先进材料、写作

杂谈

     田埂说事(294)写先进事迹——是否也能创新一下?

     前不久,某医院要我写一篇关于一个先进人物的材料,说是要汇编成一本书。

     我就想到,现在单位汇编先进材料的事情常常发生,其作用就是记录先进事迹,激励其他员工。

     但是,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书其可读性、阅读率和激励效果究竟有多大?是否存在着“谁写谁读,写谁谁读”这样的尴尬遭遇?

     甚至我还在想,这样的书除了类似“通讯”、“报告”体裁的写法以外,是否可以以小说、散文等形式予以撰写,而巧妙把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融入到文章中。

下面就是我根据原先写的一篇先进材料,进行改编而作的,也算是一次尝试

                

                   轻摇生命摇篮的天使

     午后的窗外。“啾、啾……”的知了鸣叫声,总想透过玻璃窗,一个劲地往室内钻。

     室内。“风儿轻、月儿明、船儿轻轻摇,花儿香、草儿绿、宝宝儿要睡……”犹如小溪清泉般的摇篮曲,低沉委婉地从莉姐她那薄薄的嘴中缓缓地轻轻地流淌着。

    望着摇篮中熟睡的小生命,莉姐的眼眶又湿润了……婚后的整整13个年头里,她从当年的“莉妹”熬到了如今的“莉姐”,硬是在别人为她戴着“石头女人”的阴影中生活到了今天。

     然而,就在6个月前,终于等来了全家人的希望和她生命中的期盼,更让她抛弃了戴了10多年不能生育“石头女人”的帽子。每每想到这一切,她在眼前就浮现出朱晓宝的慈祥面容,就是这位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妇产科医生,给以了她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奇迹。她始终忘不了朱晓宝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当妈妈,是每个女人的希望和权力,我的使命就是为了女人更‘女人’,让生命更灿烂”。

     两年前的深秋,莉姐从省城某大医院得到了“确诊”,第3次宫外孕,须切除输卵管。由于前两次她已经手术切除一侧输卵管,而如今的腹腔内出血,再次切除另外一侧输卵管,就意味着她将终生不孕。面对如此残酷的“诊断”,莉姐几乎是瘫懒地靠在车内的靠椅上,滞凝的眼神呆呆地望着车窗外飞速逝去的景物,此刻的她万念俱灰,埋怨着命运为什么对她如此不公……

     次日,当她手持这份阻止她做一个母亲的“诊断书”,跨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准备手术时,朱晓宝这名从事了35年妇产科的医生,竟然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和娴熟的技术,毅然提出了一个让她此生根本想不到到的设想——采用“输卵管吻合术”,让莉姐保存惟一的一侧输卵管,留下了她依然可以当母亲的一线希望。

      夕阳西下,灼人的热浪已然悄然退却,黄昏前后的微风,让许多人走出斗室。

     已经成为了母亲的莉姐,照例推着宝宝的童车,沿着朱晓宝阿姨常常下班途经的北港河畔信步而行,因为在这个早已经过了下班高峰的时间,才是朱晓宝归家的时候。她想在此与朱阿姨相遇,并跟她说一声宝宝已经半岁了,谢谢这位为她送来孩子的白衣天使。

    然而,一直行至医院大门口,非但没有见到朱晓宝,而是得知朱晓宝大夫为了抢救病人,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的消息。

      在手术室门口,前来感谢朱大夫救命之恩的四川民工扬华,饱含着感激和庆幸的心情,讲述了发生在两天前深夜的一件事:“为了省钱,我们叫了一名福建游医为妻子接生,谁知孩子还没落地,就出现了腹腔大出血,等送进医院时,我妻子已经是瞳孔散大,自主呼吸消失,生命垂危,只能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输进去的一袋袋血,顷刻之间就流掉……我心里一直在叫‘这下完了、全完了……。

   幸亏值班医生及时叫来了朱大夫,只见她初步了解了情况和查看了病情后,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一直到今天下午2点,我妻子终于苏醒了,而朱大夫为了我们这样一对民工夫妻,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光在手术台上就站了近10个小时啊……”

    华灯初放。莉姐终于等到了下午又做了两例剖腹产手术、刚刚走下手术台的朱晓宝。他们又沿着这条已经不知是走了多少遍的湖滨大道,踏上归家的路,神情颇为疲倦的朱大夫撩开斗蓬,逗了逗熟睡的孩子,不由得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我可能是个不太够格的家庭成员,亏欠家庭和家人确实太多了……”。

    莉姐从朱大夫的言语中,浮现了这样的一个个片段:父亲得了大叶性肺炎,需输液一周,由于朱大夫白天没空陪,老父亲只能每天晚上输液至半夜;她母亲子宫脱垂已有几十年了,反复阴道出血一年,可她总没空。一直等到前几天,老太太自行来院检查,才发觉病情已拖到最严重的程度;对待她这个“家”而言,更像是“旅馆”……

    然而,每当有抢救病人,无论是重度妊高症、子痫、产后大出血、阴道撕裂伤修补、羊水栓塞等危重病人出现,还是她在进行由她创新的、人称手术精巧细腻,美观,疤痕小,愈合快的“绣花式”剖腹产切口皮内缝合术时,她便把一切都忘了,惟有工作是她的全部。或许是在夜深人静时,也许是自责、兴许是内疚,会偶尔浮上她的心头……

      远眺医院顶层的红十字霓虹灯,已经笼罩在薄薄的暮雾中,变成了朦胧般的光晕,莉姐站定身子仔细地端详着,觉得这时常变换着颜色的光环里,时尔像是出现朱晓宝她那天使般的脸容、时尔又像是显映出“无悔”两个字……

  在这文章中,我把先进人物中的许多先进事迹,通过一个主线人物——莉姐,全部融入到了文章中,不知这样的写作方法,是否比一般性的先进材料介绍,在可读性方面有所突破呢?今后类似这样的先进材料介绍,能否有所创新和突破呢?希望得到广大博友的评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