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282)民工子女——何日才能与城市里的孩子没有差距
尽管我们一直在叫要善待民工子女,逐步缩小民工兄弟们与本地人之间的差距,甚至有的地方还出台了一些扶持和鼓励政策,把民工称之谓新居民,取消暂住证等。但是,要真正实现民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一样的待遇,确实尚需要许多时日,甚至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
我想,如果在这以下10个方面能够做到同步跟上了,可能民工子女真正融入了本地和大城市。我们先来看看照片,他们就是清一色的民工子女。
民工子女排队领取好心人的捐赠物品


领到了一件汗衫可高兴哩

以下就是我总结出的、急于消失的10大差距
1、
学历差距。民工们要告别低学历或者文盲。
2、
工种差距。他们不再是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最苦最累的工作。
3、 收入差距。他们不再是出卖苦力和廉价劳动力的群体。
4、
家乡差距。那些民工的老家也已经富有,不需要挣了几个钱,拼命地往家里寄。
5、
观念差距。有了钱,他们懂得自己享受和消谴,喜欢自己打扮自己。
6、 定居差距。能够具备在本地买房落户的思想。
7、
意识差距。有与本地人竞争的意思,甚至有拼搏、创业和超过本地人的意识。
8、
交友差距。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抛弃自卑感,走出老乡圈,与本地人交友。
9、
文化差距。能够接受本地的风土人情,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老一套。
10、待遇差距,要本地人不把他们当苦力,而是把他们当人才引进。
我想,只要以上的10个差距缩小了、变换了,甚至消失了,民工兄弟才能够真正得到与城市人同样的待遇,而他们的孩子,才能真正融入城市孩子的新群体。否则,一切都是空话。然而要做到以上10点,除了民工们自己的能力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国家和政府予以支撑。譬如,他们的学历、老家的生活等,都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进行改善,所以,民工们在近阶段,始终是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