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264)一起车祸——催生了我写《发廊女

(2008-08-04 17:44:47)
标签:

原创

发廊女

阿根

情感

   田埂说事(264)一起车祸——催生了我写《发廊女的泪水》

    许多人以为:这名衣衫褴褛的孤老实在不自重,竟然与一名发廊女,有着肮脏的“色情交易”,然而一起车祸,道出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发廊女的泪水》

                                                                   (原创):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

                    《发廊女的泪水》

    清晨,薄雾还没有完全退去,马路两旁红褐色的路灯,把行人映射得身影绰约,容颜不辩。

    虽不时地有少许行人经过,也都是行色匆匆、互不理会。

    吱!……吱!……” 接连两声撕裂人心的刹车声,砸破了黎明前的沉寂……

    紧接一声闷闷的“扑通”声……随之又返回到死一般的寂静中,当几名行至马路北端的路人赶紧回顾头身:“不好……摩托车撞上人了……”

    ……马路甚是宽敞,远处,摩托车屁股后面的一点红色也消失了。

    路灯下,一高一矮两只竹编的箩筐,显眼地歪倒在马路旁边,一根两头尖尖的竹棍,还死死地缠着那只矮菜筐上的“沿口绳”,远处人行道边,静静地躺着两只塑料拖鞋,马路当中的伤者,倦缩地匍匐在地上,手里紧紧地攒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

    “呀,这不是西栅乡下湖州古山里的阿根伯吗?嘴里、鼻孔里都在流血了,看来不行了!”几乎每天上街的乡邻把伤者翻了一个身,认出了这位已经82岁的独身老人阿根。

    “呵呵,是他啊……准是又到对面的洗发屋去……”

“我看他也真是‘老不变’了,这么大的年龄了,自己穷了一世,如今还住在村里的公家破房子里,倒是有钱常常进出洗头店,与那些洗头女‘搞不清楚’,真是自讨苦吃啊”。几名路人七嘴八舌地当场揭了阿根的短……

   “哎呀……是阿根爷爷,快……快去叫小英……”突然,围观的人群中,一名穿着粉红色吊带衫,有着几分姿色的年轻女子,突然高声叫了起来。

    稍倾,一个身材瘦小,头发蓬乱,还穿着睡裙的小姑娘,连奔带跑地穿过人群,看了一下倒的地上的老人,刚才还是睡意朦胧的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只见她慢慢地、慢慢地……跪在了阿根的身旁……

此刻,四围的人都好奇地观看着这一幕:怎么回事?

    “爷爷,爷爷……你怎么啦……你醒醒啊……你不能走啊……我是小英……我已经准备明天回家了啊,你说要来送我的啊……” 一身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刚才还是人声鼎沸的现场顿时沉静了下来,沉寂的现场只有几名女子的哭泣声……

     在“爷爷、爷爷”的呼叫声中,只见老人微微泯了泯淌着血的嘴角,一只满是老茧、脏兮兮的手,颤抖着微微指了指身旁的红色塑料袋,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手指向外弹了弹,仿佛是做了个“去吧”是手势……,头顿时歪在了一边,嘴里又涌出一股血水……小英一把提起塑料袋,猛地乱抖一气,倒出了几把小白菜和几条丝瓜,最后从袋子里抖落出一个皱巴巴的大红纸包,她把蔬菜紧紧地捧在了胸口,猛地扑倒在了老人的身上,大声地哭了起来……

    人们不由得纳闷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疑惑?猜测?好奇?袭上了所有人的心头。

    随着相继赶来的另外两名发廊女的啜泣声,一个让人想不到的故事浮现在了现场人的眼前。

    大概半年前的晌午,阿根一身邋遢的中山装里裹着几件破旧的羊毛衫,挑着一对空箩筐出市场回家,路过对面这“美而娇”发廊门口,无意识地往里面望望,却迎来了“老伯,来坐坐的招呼声”。

卖了一早晨的菜,确实够累了,要不先剃个头,阿根不由得放慢了脚步。随即一只白嫩的手把阿根牵进了店门。

    “你这里理发,多少钱一个,贵了我可不理哦”,阿根只想问清价格。

    “不贵、不贵,你跟我到里面吧”,一个身材弱小,浓装艳墨的小姑娘出现在了阿根面前。

    “你会剃头?”阿根虽然跟着姑娘进入内室,但心里直犯嘀咕,为什么剃头不在外面店堂里?这小姑娘到底能不能理发?

    一到内室,小姑娘就褪去自己的连衣羊毛裙,露出了瘦瘦而又白哲的皮肤,当她帮助老人解扣时,阿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勿来、勿来(就是不行的意思)……”阿根像是坐在弹簧上似地跳了起来。

    “那你来干什么?”

    “你们这里不是剃头店吗?”

    “不是,我们这里是洗头店,还有就是按摩,我们不会理发……”

    “那勿来,我要走了……”

    当阿根准备返回店堂的时候,那小姑娘一把拉住阿根说:“那……走后门吧”。

    晨曦慢慢褪去,马路上,人也越围越多,此时,蹲在小英旁边的另一名发廊女哭着,诉说出后面发生的事:

    就在阿根离开这发廊后的第二天晌午,他又来到店门口,特意找到那天的小姑娘,给了她20元钱,还送上了几把没卖掉的蔬菜说:“我总算弄明白了……你们……你们是……,唉……我知道你们的生活也挺难的,昨天‘搞吵’了你们(就是打扰了的意思)。你这位小姑娘,还不到廿岁吧,可以当我孙女了,今天……今天就送上我卖菜的20元钱和几把卖不掉的小白菜,算是赔偿吧”。

    面对老人的话和几把小白菜,店里的4名发廊女不觉感到特别的意外,长期以来,有谁这么情真意切地向她们说过这样的话,甚至正眼看过她们一眼,更有谁会这样关心过她们。特别是小英,更是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长辈所特有的亲情和温暖。

    就这样,阿根每天总是挑选一些新鲜的小白菜、茄子、南瓜、丝瓜等蔬菜,送到这路边的发廊,有时就放在发廊的后门边。而阿根每天从市场回家早,就来到这发廊坐一会,喝口水,其中对小英特别呵护,常常为她送去油条、大饼、豆酱等早点……。所以,店里的姑娘都称他“阿根爷爷”,尤其的小英,还常常特意泡了热茶,一口一个“爷爷”,叫得特别亲热……

    跪在阿根旁边的小英,在一声声啜泣声中呜咽着:“爷爷,我听你话,准备明天就回家了,你说要来送我的啊……爷爷”,小英一遍又一遍地为老人擦去从嘴里流出来的血水,满脸的泪水不停地从脸颊上滑落在手背上,与老人的血融合在了一起……

    “来了,来了,救护车来了”。人群一阵骚动。

    几名乡邻把阿根抬上担架时,小英缓缓地拣起那个沉甸甸的红色纸袋,只见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小英,一路顺风”几个字,撕开一角,露出了一叠整理得很整齐的10元钱币,小英把钱重新装进纸袋,俯过身去,慢慢地放进了老人的上衣口袋,还把扣子扣上……回头四顾又起身,一硗一拐地从远处拣回两只满是泥巴的拖鞋,撩起自己的裙边,擦去拖鞋边上成块的泥巴,又缓缓地、稳稳地套在了阿根那双又脏又黑的脚上……

    救护车的警笛“呜哇、呜哇”地响了起来,忽闪忽闪的顶灯盘旋着……

    小英与她的其他几名发廊女,望着远去血红血红的汽车尾灯,齐刷刷地跪拜倒在马路上,泪水顺着他们那几分艳丽、几分憔悴的脸庞,滴落在这异乡的土地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