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230)学生暑假——该不该也来个“以人为本”?
前天,嘉兴地区一名上一天刚刚放暑假的民工子女,爬到一个关闭企业配电房的二楼平台上,不幸触电坠地而死亡。由此便想到同样在前天,有两名学生跌入河道被溺,因此就引伸出了我今天的话题:暑假学生的安全,单靠学校、社会和媒体的呼吁和叫喊:要注意学生的暑假安全!!!是断然没有用的,关键是由谁来管?谁为我们的孩子们管理、学习、安全来埋单?学生暑假该不该以人性化来有所创新?该不该也来个以人为本?
据了解,自从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有关减负规定,要求控制学生在校总时间,学校不准在假期办各类文化补习班以来,这几年来,各地教育报名仿佛遵照执行,大多数中小学都停止办暑假班,大量的中小学生一放假,走出校园,便成为推给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单亲家庭、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家庭、父母年龄偏大照顾不了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低而进不了民间补习班和请不起家庭教师的家庭、以及许多已经在本地打工多年有了孩子的外来民工家庭,那些放暑假的中小学生,真的成了放任自流的“野孩子”,更使他们伤透了脑筋。许多家长人虽然在上班,但是心却操在孩子身上,以至出现了精神恍惚、精力分散、担惊受怕和心神不宁的状态,由此而影响工作和产生施工也屡见不鲜。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民生问题,却一直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尤其是教育部门,仿佛放暑假是天径地义,从放暑假的第一天起,大有“赶出山门外,不管野和尚”的态势。尤其是在1999年由于要“减负”而下文,不准开设暑假班至今,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出台一些新的、符合当今形势的、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下文”。因此,尽管有的学校也看到了社会上的这种现象,也不愿意顶着压力而“妄自越轨”,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民间的、高价的、低素质的、乱收费的补习班,而许多家长也因为实在是被逼无奈而只能“就范”。
说实在的,暑假期间的中小学生,学多少知识是其次的,关键是让他们安全度假,这是第一位的,更是每一位家长心愿,因此,我的观点是:有关部门真正应该关注民生,倡导开设暑假班,把这一件民生大事办好、办妥当,这才是真正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实质。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师没有暑假,而是应该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改变。下面就是我的几点构想:
1、暑假班对像以自主力比较差、自由活动能力较强的初中、小学生为主体。
2、以家长和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为原则。
3、以原初中、小学为开班场所。
4、可以收取比民间自办补习班低得多的费用。
5、以辅导暑假作业和其他兴趣活动为主要内容。(关键是安全管理)
6、教师可以轮流休假和发放补贴费为方式。
7、高中、大学和不开课的教师,可以受聘轮流下到各暑假班进行任教,同样也可以发放补贴费。
8、各团委、镇乡街道、社区和农村,可以请回乡大学生进行任教。
9、可以聘请退休教师和离退休文化人士加盟参与。
10、实在不行,可以由社区、村民委组织,借座学校、聘请老师、或者许多被拒在就业门位的大学生进行短期的暑假班任教和管理。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前进,不应该老是循着旧框框徘徊,所谓的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创建,都应该在新时期有新的构想和创造,这样才是:民情有所察,民生有所管。
个人之见,不知然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