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

(2008-03-13 19:39:5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民俗、遗产

文化

 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编印,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流淌的母亲河》一书近日出版,由老田埂与乌镇镇长张建林先生共同撰写的《京杭大运河畔的水乡泽国》一文,入围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行列。本书共选录了100项浙江的民俗文化传承,乌镇列第5位。

     桐乡同时入围的还有蓝印花布(15位)、桐乡三跳(76位)。由此便让人想到,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问题。

     大家知道,乌镇虽然是一个江南较为有名的古镇,但是它毕竟也是一个破落和衰败的江南小镇,究竟为什么有今天这般名声和旅游效果,其实就是一个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怎样保护?以及如何实施长效保护的问题。有一条信息可以披露,乌镇在9年的古镇保护中,一共投入了将近12个亿,才有了今天的效果。而且通过旅游开发和再投入保护的良性互动机制,每年都把旅游收入用于控制性、长期性的后续保护,才有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和远景规划。而这种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以及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则是乌镇成功的根本。

但是,我想桐乡的蓝印花布和民间三跳,虽然也被列为民俗文化传承,但是对他们的传承,还存在着许多未见的变数。尤其是三跳这民间曲艺,不要说是青黄不接,其实已经是后继无人,因为老艺人已经衰老,新人却不愿意继承,由此便带了这民俗传承究竟能不能传下去的问题。

    因此我感到,今天我们认识到民俗文化确实是珍贵,但是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应该像乌镇那样,由政府或者相关部门迅速出政策、出方法、出措施、出资金进行挽救和发扬,再也不能让它自生自灭了,否则今天该书上的文章,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绝版”。

      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

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田埂说事(134)民俗文化传承——别成为“绝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