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不回收的“善后事”该由谁来做?
自2003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有关一般废旧电池不再回收的消息,也就是说,(除纽扣电池和可充电池),不再倡导回收废旧干电池了,由此我便想到一个问题:废旧电池不回收的“善后事”该由谁来做?
记得10多年前,有科学检测的说法:“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然而,这样的说法如今已经成了老黄历。因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电池生产工艺的提升,国家环保总局早在2003年就发布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了在缺乏有效回收技术的条件下,不再鼓励收集已经达到国家低汞或者无汞要求的一次性废旧电池。
从环保部门了解到,目前的干电池出厂时必须达到“低汞”或者“无汞”的环保质量要求,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把这些废旧的电池跟普通的生活垃圾一起处理,如果再提倡进行大量回收,这些废电池集中在一起后重金属总的含量必然增大,这样反而会造成集中污染。而现在危害最大的是可充电池和纽扣电池,但是对于这些废旧的可充电池和纽扣电池,已经明确由制造商承担回收责任。因此,市民多年来一直养成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的观念可以改了。
然而,尽管有了“不再回收”的规定,那些已经回收起来的废旧电池,以及仍旧屹立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甚至乡镇的生活小区的回收箱该怎么办?如果你随意走进一个生活小区,每隔几幢楼就可以看到一个比普通垃圾桶稍小些的“废旧电池回收箱”竖立在醒目的位置,许多回收箱早已是铁锈斑斑,有的甚至已经烂穿了底,而在回收箱的附近,废旧电池散落了一地。那么,这些废旧电池箱和前几年回收起来的废旧电池究竟该怎么办,谁也说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据我的了解,废旧电池处理是一项十分复杂是工艺,一般地级市都没有处理废旧电池的设备和工艺,就拿浙江省来说,就必须拿到杭州某厂进行处理。但是,10多年来,这些已经回收的废旧电池该怎么办,实际上一个还隐在基层而没有爆发出来的矛盾而已。桐乡一个社区的干部就说,社区回收的一大箱废旧电池,就按放在社区仓库里。同样有的学校,有的垃圾堆放场,有的回收站等,都堆放着前几年回收起来的废旧电池,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废旧电池已经成了一个大麻烦。而许多地方,也都存在着类似的尴尬。清洁工人见了废旧电池望而生畏不敢运回,即使回收了,也只能堆放在一起,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如果全部扔进生活垃圾中,那么,前面几年为了保护环境而进行的回收工作全部白废了,反而到今天成了一次性的“大污染”。
看来,这些前几年回收起来的废旧电池,就像一只只“烫山芋”,送又没处收,扔又无处扔。这件"善后事”该由谁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