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蒙蒙细雨中的民工兄弟想到“欠薪”

(2007-11-17 17:28:56)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随笔/感悟

农民工

欠薪

 

从蒙蒙细雨中的民工兄弟想到“欠薪”

     今天,入冬以后江南常见的阴冷天气,天上不紧不慢地飘落着让人特别不舒服的雨丝,我途经法院门口,看到6名民工兄弟蹲在法院西侧的树下,不知是为了躲雨还是商量着,个个神情黯然,面色苍白,也不知是冷还是被雨浇的。

    我粗略问了一下,原来又是老板欠了他们工资不发,现在他们几个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我突然想到,在每年年底和春节临近,“突击清欠”、“ 克扣工资”、“民工讨薪”、“专项行动”等这些词眼,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似乎成了每年岁末的“一景”,甚至还有殴打讨薪民工、某地跳楼讨薪、老板玩人间蒸发游戏等报道也时有耳闻,然而在关注这些每年都会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时,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到这些“突击清欠”背后的某些遗憾。

    确实如此,每到年关临近,民工讨工资问题十分突出,而各相关组织和部门,也均会调出精兵强将,为民工来一次“突击清欠”,然而是不是单凭一时的行动就能解决问题呢?用集中整治一批、惩罚一批、甚至对恶意欠薪的进行打击一批的方法,虽然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黑心老板、包工头似乎早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人去楼空,难觅踪影;有的空口许诺,来一个缓兵之计;有的寻找种种借口,敷衍搪塞,待到“挺过这一阵”后依然故我。从现实情况看,时间已经成了一个制约解决问题的“瓶颈”。

     虽然,掀起一场场“行动”,起到威慑作用,也可谓是必需的,但毕竟治标不治本,从长远计,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依法“治欠”。如果把“治欠”由“突击式”变为“法制式”和“长效式”,加强相关执行机制及监督机制的建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加大政府依法行政的力量,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责“以人为本”的宗旨。

    譬如,天津市实行所在用工单位按月及时足额往农民工工资卡上划拨工资,农民工就能安心务工的统一打卡制,颇有借鉴意义。

    因此,建立起上下监管网络和制订出相关及时“清欠”制度,正确、合理和规范地使用好“劳动工资保障金”制度,不使“欠薪”问题成了堆才发现,而且一有涉及“欠薪”案例就一办到底,让恶意拖欠工资的老板没有“巨额欠薪”而玩失踪游戏,更是没有容许他们“挺过去”时间段,这样,突击“清欠”也许将不再成为新闻了。而“清欠”也不需要成为“突击”行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